?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參考文獻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青春偶像劇校園電視劇

      更新時間:2018-05-31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青春偶像劇自出現以來便廣受關注,日本、韓國的偶像劇對我國觀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號召力,然而國內自制的偶像劇卻常常“叫座不叫好”,產出數量多、品質問題多,不少被吐槽“雷”“爛”等,偶像劇的戲劇性與真實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引起越來越多的討論。本文主要以《遇見愛情的利先生》為例,分析該劇中的戲劇性與真實性現象,探討青春偶像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電視表現形式,探索戲劇性與真實性在偶像劇中的呈現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思路,以供人們對國內青春偶像劇進行思考。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和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層面需求為青春偶像劇帶來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然而,圍繞這些青春偶像劇的吐槽、批評也日漸激烈,關于青春偶像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問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研究電視劇、青春偶像劇的一個重要課題。

      戲劇性與真實性是電視劇,更是青春偶像劇中兩個對立統一的特殊屬性,二者既互相矛盾又互為作用。一部電視劇,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戲劇性與真實性的特征,同時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就不能稱之為一部成功的作品。只有平衡好二者之間的地位關系,不過分注重其中的某一方面,才能使作品富有藝術感染力而又不失現實親近感,使之成為不脫離現實的好電視劇。而放到青春偶像劇上,由于青春偶像劇本身的特殊性,青春偶像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呈現也顯得更加難以把握。青春偶像劇必然帶有很多戲劇性元素,其中的真實性很容易被忽略,而真實性的大量缺失必然帶來對現實的扭曲、對受眾的誤導,成為不受受眾歡迎的“爛劇”。如 2015 年播出的《克拉戀人》,過分戲劇化的劇情設置,雖然取得不錯的收視率,卻惹得觀眾不斷吐槽“三觀不正”“毀三觀”,一片罵聲,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當前青春偶像劇中戲劇性與真實性二者的問題。

      當前,國內對整個電視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研究數量比較多,但這些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對象并不是戲劇性與真實性,而是在研究電視劇敘事結構、人物角色設置等的過程中順帶地探討戲劇性與真實性;而對于青春偶像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研究相對很少,更無以二者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研究,因此可以說,關于電視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研究對研究青春偶像劇戲劇性與真實性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程度上不夠精深,而目前專門針對青春偶像劇的二者關系的研究存在不夠全面、深入的缺陷,故而關于青春偶像劇戲劇性與真實性的研究還存有很大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研究空間。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將以內地青春偶像劇的戲劇性與真實性為主要研究對象,以2017 年初熱播的青春偶像劇《遇見愛情的利先生》為例,輔以多部青春偶像劇,分析這些青春偶像劇中的戲劇性與真實性現象,對青春偶像劇中戲劇性與真實性問題進行思考,最后得出一定的結論,爭取為國內電視劇、青春偶像劇的戲劇性與真實性研究貢獻一份微薄力量,為后人的研究提供一份參考。

      青春偶像劇是電視劇的劇種之一,是從青春題材的電視劇中細分出來,多以俊男靚女為主要角色,以青春、愛情、親情、友情、夢想為主題,充滿浪漫的故事情節,矛盾突出、迎合青少年內心需求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自從出現,青春偶像劇就受到受眾的高度關注,戲劇性與真實性也每每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劇中對二者關系的處理和把握成為人們討論青春偶像劇的焦點之一。

      在青春偶像劇出現的早期階段,學界將國內內地熒幕上主要表現青年人愛情的引進劇定義為“青春偶像劇”,簡單地把青春偶像劇等同于“愛情”和“青春偶像”,而青春偶像指以青少年為主要受眾的從事演藝活動的人群①,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當時青春偶像劇的定位。現在青春偶像劇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已經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愛情”或“青春偶像”,而學界對它的界定尚未統一,沒有學術化、穩定的定義。

      經過發展的青春偶像劇,具有了更多中國內地的文化元素。劇情中展現的人生階段是青春時期,即《辭海》中解釋的“人的青年時期”,在我國,這主要指在高中或從高中畢業到結婚之前的一段時期,在這一時段里愛情有時候只能充當配角,而追求人生夢想、成家立業也能成為主角,這決定了青春偶像劇不等同于“愛情”。同時,“青春偶像”也不再純粹指具有超高人氣的演員、明星,而是指通過充滿戲劇性的劇情塑造出來的虛擬、抽象的使人崇拜的形象,代表的是虛擬的人物。雖然青春偶像劇依然選用外貌好看的演員作為主演,但這些現實中的明星、偶像逐漸成為劇情塑造的虛擬人物的載體。

      因此,通俗地說,青春偶像劇是以帥氣漂亮的男女主角為主體進行表演的一種電視劇劇種,其中貫穿著緊湊、浪漫的劇情,目的是迎合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和心理年齡較小的受眾的內心需求。具體到內地,青春偶像劇就是“以高中畢業后、進入婚姻前這一時間段的青年男女的生活狀態、情感經歷為描摹對象,旨在影響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引導當代青年的精神追求的電視劇”。

       

      青春偶像劇最初起源于日本,被稱為 trendy drama,譯為“潮流劇”“趨勢劇”等,日本富士電視臺 1991 年播出的《東京愛情故事》是真正意義的開端。該劇由柴門文的同名青春漫畫改編而來,細膩地描繪了大都市里的青年男女永尾完治和赤名莉香的傷感愛情故事,表現了現代青年的情感糾葛,被譽為“最經典的日劇之一”“戀愛教祖”,在日本播出后在中國臺灣、香港、內地等多地多次熱播,收視率不俗,引領了中國乃至亞洲青春偶像劇的發展方向。

      內地在 1958 年出現了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40 年后,即 1998 年內地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由此正式拉開了內地青春偶像劇的序幕。該劇將文慧、楊錚、若彤等 20 世紀 90 年代都市青年的愛情、志向展現在觀眾面前,浪漫與青年的無奈、困惑并行,真實而感人。2001 年,由日本漫畫《花樣男子》改編的中國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在臺灣熱播,2002 年在內地、海外多個電視臺播出后,引發內地對臺灣偶像劇的追捧熱潮,同時男子樂隊F4 迅速火起來,進一步加強《流星花園》對內地偶像劇的影響,大大改變了臺灣和亞洲各地電視劇節目尤其是內地青春偶像劇的風格,因而一定意義上是此劇引發了內地青春偶像劇的熱潮。

      在《流星花園》之后,內地在 2001 年播出的《都是天使惹的禍》、2003 年播出的《紅蘋果樂園》和《粉紅女郎》、2006 年播出的《星夢緣》,甚至《情深深雨濛濛》等瓊瑤劇都保持了同《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以及當時日本、韓國青春偶像劇類似的青春、愛情敘事模式,同樣取得了很高的關注度,但總體上沒有敘事突破,內地青春偶像劇尚未緊密融合內地青年在青春階段的各項特征,這一階段屬于內地青春偶像劇的模仿、摸索期。

      《奮斗》是內地青春偶像劇發展的一個分水嶺,該劇 2007 年在上海電視劇頻道首播,后在土豆、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播放,在當時的大學校園和社會青年之間廣泛傳播,風靡一時。它將青春偶像與現實題材相結合,講述 80 后的 6 個青年畢業后在社會上的情感歷程和逐夢過程,其中摻雜著青年的迷茫、憤世嫉俗,加入許多觸碰現實的劇情,減少了一些虛無的戲劇化情節,深刻反映了生活在時代下的青年的真實境況。此后,內地青春偶像劇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融合當代青年的真實特點,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9 年播出的《我的青春誰做主》、2012 年播出的《北京愛情故事》等都體現了內地青春偶像劇的中國特色。

      從以上這些表現突出的作品來看,內地青春偶像劇的發展是貫穿著戲劇性與真實性的重新分配的過程,新時期的內地青春偶像劇減少了對夢幻的表現,增加了更多的內地文化語境、現實特色,也說明戲劇性與真實性是青春偶像劇中不可忽視的兩大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