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參考文獻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王羲之書法(秀美書法風格)

      更新時間:2018-12-14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初唐的時候很多人崇拜王羲之,學習他的書法,這些人把王羲之的書法進一步發揚光大。學習王羲之的,受他影響的人很多。除了清秀飄逸、美觀方便,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繼承他“平正”的風范,代表人物有文征明、趙孟頫等。這些人的用筆都相對的平和,沒有太大的波磔變化,墨色基本也很均勻,情感上也沒有這么的激蕩起伏。他們繼承了王羲之的秀美、脫俗、研美、飄逸的書法風格。再此基礎上更加的中庸。第二類是繼承王羲之的“險絕”例如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他的很多的作品也展現了這一特色用筆中鋒夾雜著側峰,很多地方用斜式,字式很險,但是卻險而不倒,使人在享受中激動,在激情中平和。米芾也是這一特色書家的代表,他的蜀素帖讓很多人感覺秀氣而氣勢磅礴,險絕而又有章法,秀美而又不媚俗。學習他的時候讓人心境很舒服。人格、天分、學識、修養、勤奮,造化了書圣王羲之時代提供成才的可能性,然而決定一個人的成功還是要看本人。魏晉南北朝文人付出了社會動亂甚至是災難為代價,換來精神的解脫、釋放、自由。所以此時是盛行人物藻鑒的時代,言論自由,公開褒貶,名人的一言一行都受到輿論的關注。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損古法,將兩漢時期滄桑、古拙的書法藝術風格轉變為流暢、研美、秀氣、灑脫,富有神韻,盡善盡美。草書更加的自然、灑脫、隨意而書,將作為文字意義的書法升華為精神層次的享受,這是書法藝術的覺醒,標志著文人能看到并且表達出書法藝術的美。后代學習書法的人幾乎沒有不練習王羲之作品的人。他被稱為“書圣”可能有他的書法作品對書法教育的貢獻吧,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圣”。

      王羲之淡泊名利,當時的丞相王導想要推薦他參政朝廷,他卻寫下誓書,堅決不接受。王導一直推薦他都沒用,他就是不想去。但是王羲之愿意為百姓做實事,他愿意到巴蜀之地去撫慰貧苦的邊區百姓,關心民間疾苦,賑荒救災。他提出簡化政務程序,嚴肅處理貪官污吏,從根本上解決民生的問題。

      他的清貴體現一個原則,凡事都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都要從國家的利益出發,絕不貪圖一己私欲。然而,王羲之的敏銳的洞察力和其深謀遠慮使他太過于清醒了。只可惜忠言不用,懷才不遇,時局難挽,便是王羲之憂國憂民也是無計可施,無路可走。辭去官職之后,他便去四處游覽祖國山河,大江南北的自然美景與他的靈魂合為一體,進入一種超越所有的境界。他的詩文也非常的好,建樹也是相當了得。其辭官隱蔽于山水之間,江南空靈的自然風景陶染其心境。王羲之此時書風便成為當代研美書風的表現。他的書法超脫了所有先前的束縛,表達自己的情誼和想法,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這也是必然結果。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他生命軌跡、人格精神的審美觀照,也就是說沒有他獨特的人格特點也寫不出那樣的字。書法和風格和一個人的性格并非有必然的聯系,但是對于王羲之來說確實是想通的。人格包容了氣勢、風貌、情感、性格等等,都是對文化進行沉淀、積累和升華。文化塑造人,所以人寫字寫到最后就是寫個人,寫學識,寫素養。所謂功夫在字外。所以在我們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舒朗瀟灑的外表時,千萬不要忘記他的氣度和膽識。

       

      結語 www.628tf.com

      也許書圣王羲之也不會料到他當時“無意為書”微醺之時一時興起揮毫寫下的這三百多字的《蘭亭序》竟然會成為中國書法藝術上的一塊豐碑。歷史的狂瀾給予勇者機遇,給予智者自由,魏晉南北朝大智大勇的的先民們將歷史的主動精神空前的發揚,成就了中古文明的輝煌成果。書法作為新生的藝術形態,在文人們的醒悟的洪流中奮進著。魏晉書家創造了不僅僅屬于他們那個時代也屬于未來的審美觀念、風格流派、創作方法。形成了了以書圣王羲之及王獻之為代表的書法藝術體系。這個書法藝術體系整整左右了之后的一千六百多年的書法藝術的歷史走向。

      王羲之像容納百川的大海,在其充分學習吸收了前輩們的優點長處,加上他天生的藝術天賦,還有其一代風氣所釀造的非凡靈氣下,將古今相融合,從而成就一家之法而流傳百代。他的“今體”既適合時代的書寫要求,又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這為書法培訓提供了規范,但是同時也抑制了創造精神,唯王是尊。  如今,很多人為了參加各類展覽、比賽,一幅作品反復的練習琢磨,反復的設計格式,創新越來越難,書法的發展進入瓶頸期。作為學習書法的學子我們,一定要將我們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表現出來,不能太過糾結于所謂的形式、筆墨。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加精彩的書法作品被創作出來。

      “有意為書”,“有意”造就了大師,大師又從無意之中得到凈化和升華。所以,不強求聽命于一尊,而是去發現我們本身所擁有的精神世界,在精致的基礎上創新,秉承求同存異的最高原則,追求人性內在的自由自在的天性。“路漫漫其修遠兮。”書法之路很多,很長,也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