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目的、意義與應用前景等: 研究目的: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黑人女作家,其處女作《最藍的眼睛》敘述了黑人女孩佩克拉·布里德洛夫悲劇的一生。自問世以來,學者們主要從意識形態、女性主義以及敘事等角度對此作品進行解讀。本文擬通過分析作品中的黑人民間傳說來探究非洲傳統文化在美國文學創作中的深遠影響以及對黑人民族精神的傳承意義。托妮·莫里森吸納了民間文學的營養,有意義地解構了白人主流文化的霸權。
意義與應用前景: 本文通過分析《最藍的眼睛》中的黑人民間神話傳說來體現托妮·莫里森對美國黑人文學的巨大貢獻,以此激發讀者從全新的角度探索此書。這篇論文強調民間傳說對于文學創作的重要作用,從而使讀者在理解和閱讀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并賦予學者們新的靈感。
二、研究的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內容: 論文擬從作品中的黑人民間傳說來體現其對于文學創作的重要作用與影響。首先介紹作家的相關信息,作品的主要內容以及其他學者對這一作品的相關研究;其次介紹黑人民間文學及其傳統;然后通過文本細讀分析作品中的主要黑人民間傳說,揭示其中寓意以及對黑人民族的深遠影響,并說明現實與觀念的聯系與區別,從而強調了民間傳說,引發讀者思考。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介紹作品中主要黑人民間傳說的寓意及其深遠影響。 2.分析作家如何通過民間神話傳說來體現黑人的主流意識形態。 3.民間傳說的傳承對當今作家創作新的文學作品有何重要作用。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當前收集的文獻: 研究思路: 仔細閱讀原著,廣泛查閱和收集材料,本文通過《最藍的眼睛》中的黑人民間傳說分析黑人的主流意識形態,以及民間傳說對于文學創作的重要作用。 方法: 運用主題學等方法,結合美國黑人文化,緊扣文學細讀,探討托妮·莫里森對美國黑人文學的重大貢獻,最后揭示民間傳說對于文學創作的深遠意義。 文獻: [1] Morrison Toni.The Bluest Eye. 1970. [2] 普·伊泰密、普·古列依 著,南文貞 譯.非洲民間傳說。1955. [3]李曉玲. A Study of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4:18-20+22. [4]Cormier-Hamilton,Patricia."Black Naturalism and Toni Morison:The Journey Away from Self-love in The Bluest Eye."Melus 19.4(Winter 1994):190,19p.EBSCO host. [5]W. E. B. Du Bois.The Souls of Black Folk.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張宏薇. 《最藍的眼睛》的文化透視[J]. 外語學刊,2008,05:139-142. [7]趙紀萍. 幽香獨具的黑色奇葩——解讀赫斯頓小說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J].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23-26. [8]王家湘.《黑人民間文化的繼承者-談托尼莫里森的小說藝術》,載《文藝報》,1994年1月15日.
四、特色或創新之處: 創新之處:介紹托妮·莫里森的《最藍的眼睛》中黑人民間傳說及其意義與影響,對作品進行深入解讀,分析黑人的主流意識形態,也揭示民間的神話傳說對于文學創作的重要作用。 五、研究計劃及預期進展: 第一階段 2016年09月 在指導老師幫助下確定選題并撰寫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 2016年10月 收集整理資料和相關文獻,研讀相關的作品 第三階段 2016年11月 確定論文題目,論文框架及論文提綱 第四階段 2017年02月 整理寫作思路,開始論文寫作 第五階段 2017年03月 基本完成論文初稿并交于指導老師審閱 第六階段 2017年04月初 根據指導老師意見修改、潤色論文 第七階段 2017年05月中旬 論文定稿并答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