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開題報告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城市公共綠地

      更新時間:2018-09-10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1.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公共綠地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傳統的城市公共綠地忽略了與自然生態的聯系,大多是以城市中的人口密度以及經濟流動為中心而構建的,嚴重制約了城市公共綠地發揮器服務功能和對構建城市生態系統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利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等手段,積極地開展公共化過程中的綠地可達性研究,既可以從理論和方法上促進當前公共綠地可達性的綜合研究,為不同的人地系統關系研究提供案例,也可以在實踐上為徐州的公共建設、土地利用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這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

      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目前綠地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綠地分布的空間異質性的問題(包括綠地指數及綠地空間統計特征的分析);另一方面是綠地分布的演變,即時間異質性問題(如馬爾柯夫轉移矩陣法)。空間異質性是對綠地分布的靜態分析,也是時間異質性的反映,是綠地分布研究的基礎。1970~1990年之間,Weibull提出了一個最為著名的可達性模型理論——吸引力的可達性框架。R·D·swetnametal借助于GIS的建模分析功能,對建立生態模型對鄉村與城市的土地利用綠地分布變化過程進行模擬;Lioubimtsvea及P·Defourny利用GIS技術,以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結合為指導思想,研究了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綠地分類情況和可持續發展分析;Kristensen·S·P借助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研究了1973年到1975年之間,丹麥Rostrup地區的農業活動對綠地分布的影響。

      近年來,國內公共綠地可達性分析迅猛發展。在1999年,俞孔堅和段鐵武兩位學者首次提出了景觀可達性的概念。馬明杰、周華峰、傅伯杰以均勻度指數和綠地多樣性指數為評價指標,研究了北京東靈山地區綠地分布變化的情況;王讓會對生態綠地分布的遙感信息進行了相關分析,得出導致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綠地分布分割加劇、破碎化程度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認為因素;岳文澤、徐建華、談文琦基于GIS技術和SPOT全色波段遙感影像數據,運用空間統計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上海市中心城區城市公共綠地分布的空間尺度效應。

      3.主要研究內容 www.628tf.com

      以徐州市區為研究對象,對徐州市區公共綠地空間分布和人口的關系,以及公共綠地可達性分析。

      4.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

      1資料收集

      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再搜集圖片數據等,利用相關的指標數值以進行量化指導。

      2圖像數字化

      借助ArcGIS軟件,在1:500徐州市區地圖上,結合2012年江蘇省鄉鎮區劃圖和2015年徐州市政區圖,對徐州市區進行綠地數字化處理,得到市區公共綠地分布圖。

      3緩沖區分析

      緩沖區分析法以在任何點都可進入城市公共綠地為基礎,利用ArcGIS軟件的buffer功能,以400米為服務半徑,對公共綠地進行了緩沖區分析,生成徐州市區公共綠地服務面積圖。

      4數據統計

      針對處理結果進行統計、計算、整理和分析,首先統計的各區綠地數量,并利用ArcGIS的Calulate Geometry功能計算出徐州市各城區公共的綠地面積。然后在Excell表格中完成人均綠地面積、各區綠地面積即比例等統計和計算,并建立了圖表,方便直觀分析徐州市城區公共綠地現在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