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目的 1. 網絡輿論監督就是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了解國家事務,廣泛、充分地交流和發表意見、建議,對國家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動進行褒貶與評價。相比與傳統的政府監督方法,它具有很多的新特點和新優勢。 2.結合傳統輿論監督形式,將網絡輿論監督運用到實際的政治民主監督之中,促進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1. 網絡輿論跨越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延伸了傳播范圍,使得民眾對事件的關注與評論更加廣泛,在監督范圍的廣泛性方面顯著強于傳統的輿論監督。 2. 網絡輿論監督的產生是對政府民主輿論監督體系的重大完善,是政府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在報紙、廣播、電視的基礎上,將網絡技術與民主政治監督的有效結合。 (二)現實意義 1. 網絡媒體監督,在完善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中,意義很突出。現如今出現很多的網絡反腐事件和眾多新聞事件,如孫志剛事件、劉涌案件、寶馬汽車撞人案等等,都在網絡上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接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評判監督,深深觸及了人們的靈魂。人民大眾參政意識空前高漲,使各種事件的發展得到了最深刻的推動,不但影響著政府決策,而且涉及了法律的變革。網絡媒體公信力日益凸顯。網絡監督已經不可阻擋,因為它符合廣大人民的意愿,是“現代社會民主化發展進程的必然”。應當對網絡監督有個全面正確的認識,并且不斷地使其規范和完善。 2.在網絡人們廣泛運用網絡手段進行公民政治參與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為了增加點擊率,或為了獲得私人經濟利益,作出危害社會安定的行為。利用微博散布謠言,使得信息不能及時核實,信息不對稱等造成引起社會恐慌。但是國家并未對網絡監管手段進行完善,造成言論過于自由,侵害了政府官員等的個人利益,是亟需要完善的。 3. 互聯網是一個公共的論壇,不同觀點的人可以在這里直抒己見,相互交流,這不僅擴大了輿論參與的主體,也增強了輿論監督的有效性。網絡輿論監督的平臺已經不限于民間自發創建的網站,還包括一些傳統網站設立的評論欄目。 課題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觀點一:王曉陽和李昕燃在《淺析網絡輿論監督的影響力》的研究中提出,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比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基于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這三種媒體,網絡媒體被稱為第四媒體。它逐漸在日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無可爭議地獲得了自身的地位,其影響已全面而深刻地滲入到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成為新聞傳播方式不可離棄的手段和方式,使以網絡輿論為形式的公民監督備受關注。 觀點二:《引領網絡輿論監督 提高網絡監督水平》 中,劉述康認為網絡輿論跨越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延伸了傳播范圍,使得民眾對事件的關注與評論更加廣泛,在監督范圍的廣泛性方面顯著強于傳統的輿論監督。互聯網是一個公共的論壇,不同思想和觀點的人可以在這里直抒己見,相互交流,這不僅擴大了輿論參與的主體,也增強了輿論監督的有效性。網絡輿論監督的平臺已經不限于民間自發創建的網站,還包括一些傳統網站設立的評論欄目。網絡技術引領了傳播方式的飛躍,帶來了傳播技術的解放,實現了傳播內容的生動性和傳播方式的靈活性。表現形式的多樣化使輿論監督報道更為形象、直觀、立體化,增強了感染力和影響力。不僅如此,它還使公眾能夠更有效快捷地整合信息,讓輿論監督有聲有色,靈活凸顯。網絡媒體的傳播是交互流動的。這種交互性表現在,一方面受眾在網絡上可以自行選擇新聞傳播的內容,具有選擇的余地;另一方面,網絡媒體通過開設電子論壇、公布電子郵件、網上民意調查、設置討論等手段,提供交流批評的場所,使受眾能直接參與新聞報道,自由方便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從而實現傳受雙方的溝通與交流。 觀點三:經程慧的研究,認為網絡輿論監督的現狀是在我國的憲法和相關規定中,對公民進行輿論監督賦予了充分的權利,公民不僅具有言論上的自由,同時可以對國家機關的工作實行監督,使人民的民主權利得以充分的體現。網絡輿論監督是人們利用便利的方法和手段形式民主監督的權利,是受到憲法保護的行為,但人們在行使輿論監督的同時,缺乏完整的一套監督體制來運行,所以監督信息具有片面性和不真實性,部分網民在行使輿論監督的同時對事實進行歪曲和捏造,網絡的及時性和快捷性,還會導致網民在對新聞事件的內容無法做出正確的調查判斷的情況下,就對事件作出不客觀的評價,導致各種失真信息在網絡上泛濫和訛傳。網絡的匿名性和自由性恰恰給人們創造了宣泄自己的非理性情緒,這種感性而又偏激開放的言論在網絡上流傳,干擾人們對監督客體進行客觀判斷。 二、國外研究現狀(以俄羅斯為例):早在2000年9月,俄羅斯就出臺了《俄聯邦信息安全學說》,對信息安全的目標、任務以及實施原則做出了明確界定。為此,俄羅斯建立了由政府主導,科研以及商業機構廣泛參與的信息安全保護體系:首先,在俄聯邦安全委員會科學技術理事會下設信息安全分部,協調領導國家信息安全保護工作。其次,俄聯邦安全總局、俄內務部和俄聯邦媒體與文化管理局“各司其職”,有針對性地成立專門的網絡監管機構。其中,俄聯邦安全總局主要負責對互聯網上所有不良信息,特別是涉及俄國家安全的信息進行監控;媒體與文化管理局主要負責對傳媒、信息和通信技術進行監管;俄內務部特種技術措施局具體負責網絡安全,接受網民關于不良網絡信息及程序的舉報;俄內務部網絡監控中心主要負責監控“推特”、“臉譜”等新興媒體。 網絡信息的高效傳播對政府的信息披露方式、發布速度、透明程度都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對此,俄十分重視通過網絡與民眾溝通交流,積極提升政府在網絡上的“出鏡率”,展現政府的“親和力”,增強主流信息的“公信力”。 首先,俄政府高層“率先垂范”,積極運用網絡社交平臺。俄政府總理梅德韋杰夫經常通過“臉譜”、“推特”等網絡社交平臺發布信息,他還提倡俄羅斯所有部長和省長使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 其次,鼓勵政府部門主動使用網絡社交手段。例如今年初,梅德韋杰夫呼吁俄外交部為介紹俄外交政策更廣泛的使用網絡,尤其是社交網站。為此,俄外交部設立了特命大使級特別協調人職位,專項負責政治領域使用信息通信技術問題。 最后,加強電子政府建設,提升政府信息的網絡透明度。近年來,普京和梅德韋杰夫一直關注電子政府建設。2009年9月,梅德韋杰夫就提出了俄IT產業發展的3個優先方向,而實施電子政府計劃是其中之一。2011年,俄羅斯在聯合國統計的全球電子政府發展排行榜中升至第二十七位。(王路.世界主要國家網絡空間治理情況) 課題研究主要內容、實施方案及創新點:www.628tf.com 一、主要內容: (1)陳述網絡輿論監督概念 (2)分析其存在的利弊,與傳統的網絡輿論監督方式相比較的優缺點。 (3)如何發揮其有利之處、規避不利的因素,針對其自身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克服不足之處。 二、實施方案: 1.通過網絡廣泛查找相關資料,并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確定合適的選題。 2.對論文選題進行分析琢磨,利用網絡、報刊、書籍、實地考察等條件廣泛收集資料,整體思路,確定文章結構和框架。 3.通過查找文獻查找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進行分析,綜合以往成果,運用邏輯分析,找出前人的內在聯系,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提煉出自己的觀點。 4.積極與指導老師保持聯系,根據老師的指導意見對畢業論文進行相應的修改。 三、創新點: 1、政府可以利用網絡傳播自身的正面力量,而不是一味地排斥,懼怕網絡輿論媒體。 2、政府(落實到鄉鎮一級)可以利用網絡公示結合傳統的公示形式(如張貼政府公告、通過廣播等)來讓公眾監督政府行為,同時又能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