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視新聞娛樂化產生的背景 2.1計劃經濟時期媒介生存的狀況 計劃經濟時期,媒介的主要職能就是政府的喉舌,它的主要職責是起草關于新聞、出版的法律、法令和規章制度,制定關于新聞、出版管理的方針、政策。播報新聞,向受眾傳達政府的指示。 那時新聞媒體的從業人員端的都是鐵飯碗,吃的都是大鍋飯,節目辦的好還是辦的差無關緊要,只要完成任務就行了。完全認為是一種任務,不需要考慮媒體的經營,因為媒體的運行資金都是國家財政撥款。因此媒體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 2.2市場經濟時期媒介生存的需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與改革。新聞業也走向了市場化道路,國家對媒體實行“自負盈虧”的方針政策。告別了媒體行業“吃飯不用愁的”局面,因此媒體要想發展起來,自身得學會生產經營,這樣才能夠生存發展。 2.2.1媒介競爭的需要 自改革初期以來,媒體數量急劇上升,報紙、廣播、電視以及后來的網絡、手機等大大小小的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數量的急劇增加務必帶來的就是媒體相互之間的競爭,各個媒體的規模化、集團化的步伐都在加快。市場化的進程加速了媒體之間的競爭,各大電視媒體先后實行廣告大戰、電視劇電影大戰。最后連新聞也加入了這場戰爭,如何讓新聞也能迎合受眾,受到受眾的青睞,進一步搶奪市場的份額,各大媒體是大打出手,想盡一切辦法,于是新聞娛樂化便隨著產生。 2.2.2媒介發展的需要 電視是個很大的經濟體,它需要龐大的資金來運作及其發展。同樣它也是一個企業,追逐經濟利益是它的首要及根本目的。 電視臺本身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的經濟利潤,它主要目的是提高節目收視率,吸引觀眾,把廣告時間賣給廣告商。也就可以講成把觀眾賣給廣告商。因此可以講觀眾就是它的生命線。怎么發展和壯大自己,換句話講怎樣吸引觀眾,電視的根本其實就是娛樂,觀眾看到最后為的就是娛樂,所以電視就是為了給觀眾帶來娛樂。 同樣新聞節目為電視節目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擔負著傳達重要信息、政策的任務、,像《新聞聯播》占據央視每晚7點黃金時間段。以往新聞節目基本不會帶來經濟效應,它是純粹用來服務觀眾的節目。但是為了自身得利益考慮,新聞不在一意孤行,開始向觀眾投懷送抱,于是《新聞聯播》后的天氣預報的廣告出現了,甚至,天氣預報的第一個廣告畫面還需要競標。再看看新聞節目的內容,新聞之前一直都與觀眾距離很遠,但是現在為了吸引觀眾,新聞開始側重暴力、奇聞異事,由于內容越來越貼近老百姓加上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事才最具新引力。于是新聞不再刻板,新聞也可以用來娛樂。 3電視新聞娛樂化產生的原因 3.1大眾文化的興起促使新聞娛樂化 鄒廣文指出“在工業社會中產生、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通過現代傳播媒介傳播的、按照市場規律批量生產的、集中滿足人們的感性娛樂的文化。”大眾文化為大眾所接受,是社會最普遍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大眾文化最明顯的兩個特點:大眾化、娛樂化。而現在的傳媒也可以叫做是大眾傳媒,因為它與大眾文化息息相關。大眾傳媒只有傳播大眾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大眾文化的要求是娛樂第一,因此大眾傳媒只有也必須走娛樂這條路。 3.2受眾需求導致新聞娛樂化 受眾是傳播過程中的最后一環節,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受眾的地位日趨見長,受眾的態度可以決定電視媒體的生死。因此,迎合受眾的心理、喜好成為了電視制作節目的依據。受眾觀看電視,目的很簡單,使身心遠離工作狀態,而只有娛樂才能帶來這樣的效果。于是電視承擔的就是盡可能的給觀眾帶來娛樂。 4.電視新聞娛樂化的負面影響 我國新聞媒體的性質是“事業單位”,應該給大眾帶來的是社會效益,而不是一味的追逐經濟效益。媒體應當服務政治、經濟和社會,幫大眾說話,替大眾解憂。同時也能夠給大眾帶來娛樂,但這娛樂性不能成為媒體獲取經濟效益的根本目的性。 電視新聞尤其要堅定自身的立場,站在社會角度,發揚新聞自身的公信力,盡到自身的社會責任。過多的新聞娛樂只會讓大眾對新聞失去信心,當傳媒沒有了一定的公信力,公眾便失去了“靠山”,大眾將會不知所措,社會便會變得混亂。 電視新聞的職責是對社會環境的監督,它向大眾提供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報道國家的重大時事,拉近大眾與世界的距離,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幫助大眾來提高自身。 盡管現在的電視新聞依然這么做了,但是手段新奇,花招各樣,指望用娛樂的方式來向受眾傳播信息。盡管目的是達到了,但是有沒有想過,新聞一度的娛樂方式會帶來3種可能的后果:其一,過度的娛樂,使得新聞逐漸喪失公信力;其二,過度的娛樂會導致新聞內容的不準確,最后會誤導受眾;其三,受眾一旦習慣新聞的娛樂方式,便難以接受除此之外的新聞報道。最簡單的例子是,2009年6月13日。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播出一檔名為“神醫手到病除”的節目。“他可以用看上去比較簡單的方式,使那些遭受外傷導致的偏癱還有癱瘓的病人重新站起來。讓那些長期飽受頸椎病、腰腿痛的人擺脫病痛。”6月13日《面對面》節目對李培剛有個介紹,主持人用“神奇”來形容他,“不用開刀不用吃藥,只用他的雙手,就可以達到消炎、祛痛、肌肉增長還有恢復功能的目的”。 事后經過網友的質疑、記者的調查和相關部門的審核。神醫并沒有節目中所說的那么神,存在誤導觀眾的嫌疑。試想《面對面》是中央電視臺一檔高端性新聞類訪談性節目,存在如此的誤導行為,觀眾不免會對該節目失去信心,該節目乃至央視同樣會受到影響。 電視新聞逐漸走向低俗與庸俗化。電視新聞過度的娛樂表現在(1)新聞內容會詳細描繪淫穢情節。比如今年5月份網絡上盛傳的一段《上海街頭添奶事件》。(2)一些報道場面過于直接與血腥,比如渣土車壓死人的畫面。(3)一些社會新聞類節目也會報道明星事件。(4)有些新聞也跟著炒作,比如有關鳳姐的報道(5)一些新聞虛假。(6)一些新聞也跟著低俗。總而言之,現在的新聞類節目給觀眾的感覺是喜歡夸大事件,甚至講一些無關緊要的新聞作為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