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參考文獻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柳琴戲(宿遷)

      更新時間:2018-06-08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宿遷柳琴戲作為宿遷市的地方性民俗,在當地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地位,在體現當地精神文化層面上具有重要作用。在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化時代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傳統曲藝的發展也受著越來越多因素的制約,亟待針對傳承與發展提出核心的問題與相應對策。本文旨在介紹柳琴戲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并重點在梳理其起源與歷史沿革的過程中關注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針對現代社會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柳琴戲的起源和風格特點

      (一)柳琴戲的起源概述

      宿遷柳琴戲,顧名思義,是一種流行于江蘇省宿遷市的地方傳統戲曲劇種。柳琴戲原名“拉魂腔”(因方言音變也有的地方稱其為“拉呼腔”、“拉后腔”等),起源于清代中葉,主要流行分部在江蘇、ft東、河南、安徽及與之毗鄰的大部分地區,并且在這些地區的傳承與發展中形成該劇種的不同流派,展現出不同的地方文化,體現了各具特色的風格,在當地廣為流傳。在清代中葉該地方劇種產生時并不以“柳琴戲”為名,直到上個世紀初宿遷才定名為柳琴戲,自此成為代表宿遷市地方特色與文化風格的獨特的地方劇種。從其產生到發展,至今已在宿遷市流行與傳承了 250 多年,成為當地最富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曲藝之一。柳琴戲的主要演奏樂器為柳葉琴,也叫柳琴(這也是柳琴戲得名的主要原因),是一種類似于琵琶的弦樂器,在外形與演奏方式上與琵琶類似,但音色有所不同。作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柳琴戲的念白在已有戲劇念白的基礎上,通過對京劇、昆曲等多種流行戲劇的念白方式的學習,引進了最具地方戲劇特色的方言,使得柳琴戲在表達時語言更加形象生動,表演的形式更加貼近宿遷人民的日常生活,使得演出高雅與通俗并有,文詞與白詞兼備,具有相當濃厚的地方鄉土氣息。

      (二)柳琴戲的唱腔特點與演奏風格

      柳琴戲一開始只是單純的單體演唱,后來逐漸發展成當地的傳統劇種,是板腔體的一部分。板腔體是中國戲曲的一種結構形式,是以“上下句”為基本單位,所謂上下句就是按照對稱的形式上下兩句相對,并在上下兩句的唱詞與音樂上有嚴格的格律要求的一種結構。柳琴戲屬于板腔體的一種,但是沒有按照板腔體的規定發展為完整的板腔體系,而是在板腔體的基礎上靈活處理,方便了創作與學習。雖然演奏的樂器一樣(都是柳琴),但是柳琴戲的男角與女角唱法不同,所以又有“同弦不同腔”的說法。

      柳琴戲的唱詞結構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采用“八句的娃子”和“十二句的羊子”,所謂的“娃子”與“羊子”類似于滕州俗曲以及柳子戲的唱腔曲牌《耍孩兒》與《ft坡羊》,應該是當地人所指的唱詞風格。柳琴戲的唱腔方式最具地方特色,男角唱法高亢嘹亮,渾厚粗獷,氣勢宏大,節奏感表現得十分明顯,適合表現人物的心情與心理變化,喜怒哀樂不用通過直接說明來表達。女角唱腔溫柔細膩,充分吸收了京劇、昆劇、呂劇等多種流行戲劇的旦角特色,吐字自然流暢,聲音婉轉動人,余音繞梁,適合表現女性溫柔與剛強等多方面的特殊情感,特別是對于女性悲劇的演出,更能是角色的情感與觀眾互動,令人無法自拔,回味悠長。

      柳琴戲的主要演奏樂器為柳葉琴,該琴的形制與音色都與琵琶類似,彈撥方式也與琵琶接近。近來為了適應觀眾的多元化,宿遷市的樂器制作工匠還合力研究并發明制作出了擁有三至五根弦的音高不同的柳葉琴。除柳葉琴外,戲劇所需要的演奏樂器也在柳琴戲的演奏樂器中,笛子、嗩吶、笙、管、二胡、三弦等,現如今還引入多中電氣樂器,順應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其演奏樂器的種類與規模。根據所用樂器的不同,柳琴戲的演奏方式分為“文場”與“武場”,可輕緩,可急促,可悠揚,可震撼,富有地方戲劇的演奏特色。

      二、柳琴戲的歷史沿革

      (一)地方戲劇產生與發展概述

      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民族常年雜居聚居,又多次四處遷移。經過長時間的遷徙與繁衍,在神州大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便產生了許多各民族交流碰撞過程中發現的地域差別,其中,方言、生活習慣、飲食、習俗等方面的地域差異尤為明顯。在不同地域中,不同的水土孕育著不同的文化,這些風土人情由各個方面逐一體現出來,而最具有地方性的莫過于方言,因此,以地方方言為載體所孕育出來的地方戲劇,在地方的特色文化中顯得尤為重要。

      儒家思想尊重正統雅樂的傳統在各朝各代深刻影響著社會大多數人的愛好和取向。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民階級的興起,市民娛樂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發源于先秦的以祭祀作用為主的儺戲由戲劇起源逐漸轉變,到宋朝出現了具有“百戲之祖”之地位的南戲,為其后許多地方戲曲的聲腔系統提供了興起和發展的基礎。到了元朝,元政府為加強對漢民族的統治而廢除科舉制度,許多讀書人求仕無門,一方面為了養家糊口,順應不斷壯大的市民階級的娛樂需求,另一方面對政府充滿怨恨滿腹苦水,于是開始了大量的戲曲創作,使得戲曲創作在元朝達到鼎盛,成為

      “一朝之文學”。元朝之后戲劇表演形式不斷發展,到清朝乾隆年間在京城實現了各地劇種大融合,產生了中國的國粹之一——“京劇”。

      京劇作為融合南北戲曲特色的國粹之一,又反哺了許多后起的地方戲劇。柳琴戲就是其中的一種。柳琴戲的唱詞和念白中有不少吸收了京劇的表演方式,這是眾多戲劇各自發展又彼此影響的主要體現。

      總而言之,各地方戲劇由各具特色的地方樂器、樂曲、故事傳說以及該地方言構成,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同時又是該地區最具有排他性的地域文化。正因為這種文化具有排他性,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劇種的發展,筆者將在下文逐項進行討論。

      (二)柳琴戲的起源與歷史沿革

      柳琴戲起源于清朝中葉,其產生的源頭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受當地民間小調影響,以柳子戲(即“弦子戲”)為基礎形成發展;也有的說是源于江蘇北部的秧歌、號子,結合當時流行的獵戶腔形成。參照《江蘇戲曲志·柳琴戲志》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目前人們比較認可的一種說法即是后者。直到清咸豐年間,才有了專門表演柳琴戲的專業表演者與戲班戲社。鴉片戰爭后到解放前夕,柳琴戲的表演班子形成了業界所稱的“劉家班”、“宋家班”與“尹家班”三大班系。其中,柳琴戲的這一名稱,就是“劉家班”的領導者劉小項老師所定的。自此之后柳琴戲開始從鄉村進入城鎮演出,柳琴戲逐步進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了多數市民們主要的娛樂活動。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加大了對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與扶持,柳琴戲因此與其他地方戲曲一樣取得了一度的繁榮發展,當時有名望的柳琴戲藝人全都集結起來,創立一個又一個戲班子進行演出,成立了各個文藝宣傳隊,使得柳琴戲有機會進一步發展,登上正式的舞臺,從地方傳統的小劇種走向了代表地方特色的正規劇種的發展道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皂河鎮文化站通過向上級申請尋求支持,將解散多年的零散的劇團集中起來排戲,并在該縣巡回演出多達百余場,又喚起了群眾們對于柳琴戲的喜愛與支持。2004 年以來,當地博物館意識到了柳琴戲作為地方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因此多次組織劇團各地演出,使得這一民間曲藝獲得了又一次的宣傳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