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戲經歷了從單體表演到唱腔富有特色、表演形式具有地方風格、固定的演出隊伍與不斷創新的劇本等的過程,這一路發展下來具有老一輩藝術家的艱辛與努力,這也是柳琴戲得以傳承兩百五十余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柳琴戲的“浩劫” 建國以來,柳琴戲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經歷過一段難以言說的故事,在十七年的建設社會主義活動中,柳琴戲作為一項娛樂活動,與許多劇種一樣受到了冷落與忽視,人們把全部身心與時間投入到國家建設之后。“十年浩劫”中,柳琴戲毫無疑問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難逃厄運。隨著“樣板戲”的排練與推行,各地劇種都無一例外的受到了排斥與貶低。地方特色劇種與傳統文化一起被打上“封建”的烙印,不僅不能演出,還面臨被否定與自身失傳的命運。另外,“知青下鄉”的活動,使得許多著名表演藝術家無緣舞臺,不僅無法私下排練,過過戲癮,甚至連自身的安全都受到威脅,不少名家客死他鄉。 (二)柳琴戲的復興 在后輩藝術家的努力下,改革開放以來,柳琴戲的表演藝術家們不僅審視了過去的輝煌與創傷,還將眼光落實到傳承與發展這一偉大主題之上。 近幾十年來,柳琴戲又一次活躍在戲曲舞臺上,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喜愛與推崇。從早先的《小二黑結婚》到后來的《十五貫》,再到現代的《墨子救宋》等,柳琴戲的創作推出了 140 余個新劇目。多部柳琴戲在各地的演出引起了轟動,吸引了大江南北各地的市民觀看。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柳琴戲的舞臺上又出現了眾多新面孔,許多年輕人加入到柳琴戲的傳承與發展中來。年輕人有的致力于演奏樂器的創新(如研制出三至五根弦的柳葉琴),有的參加到表演隊伍之中,有的想方設法創造不同的表演形式,有的加入到劇本創作中來……這些現狀都體現了柳琴戲作為一門富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鄉土氣息的地方劇種所擁有的感染力與生命力。 (三)柳琴戲創作人才與演藝人才的缺乏 戲曲需要劇本與樂曲相結合,現今社會出現了劇本創作的人才與樂曲人才相對缺乏的情況,其中劇本創作人才缺乏程度尤甚。傳統戲劇的唱詞一般具有審美與敘事的功能,多用古漢語撰寫戲文,在具有高雅性的同時又要求不能太過晦澀,要把人物的內心與表達的意思傳達出來。而在現代社會,白話文的流行與使用,使得古代漢語作為一門學科僅僅起到普及與傳承的作用,缺少了一定的實用性,因此,能夠嫻熟的使用古代漢語進行創作并表達出完整意思的人才便屈指可數,這對傳統戲曲戲文創作的傳承來說毫無疑問是個障礙。 柳葉琴配柳琴戲,再加上“文場”與“武場”的分工,形成具有宿遷地區特色的溫婉而又有力的表演氛圍,可是現今學習傳統樂器的人越來越少,演奏者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以前是學生希望來學,現在是老師希望有學生愿意學。不得不說,這種局面的出現與傳統文化的式微有莫大的關系。 在柳琴戲表演方面,戲曲表演通行的基本功——唱念做打——統稱“四功”,對演員有極高的要求。“唱”是戲曲的主要藝術手段之一,要求分別字音的四聲陰陽、尖圓清濁、五音四呼,練習咬字、歸韻、噴口、潤腔等技巧,更重要的則是善于運用聲樂技巧,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狀態。單是唱功,便對演員有極高的要求,而凈角的獨特唱法則更具挑戰性。再加上做功與打功,對演員的腰、腿、手、臂、頭、頸各項形體動作有多種要求,還要演員具有演繹表演人物的能力,多方面相疊加,就使得成為一個優秀的戲曲表演者困難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