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1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規模就一直在擴張。各行業的利息負擔增大,杠桿率升高。銀行不良資產規模的增長不利于銀行經營,也會危害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而債轉股就是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舉措之一。 本文在相關概念的基礎之上,分析我國此次債轉股施行的背景,進而站在商業銀行角度分析我國不良貸款的現狀及面臨的風險,最后摸索在此種情況下,可以實施的對策。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同時兼顧構造轉型、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等目標。而為了達成這些指標,必須要保證社會金融體系的穩定。金融系統的穩定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銀行系統的穩定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銀行能否穩定經營取決于其信貸資產的質量。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巨大,通過銀行的風險傳導,最終會威脅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在此背景下國家便推廣新一輪債轉股來應對,但是因此我國的商業銀行也將面臨著隨之而來的各種風險。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債轉股是我國日前經濟下行,企業償債困難的情況下,能夠讓商業銀行解決資產不良問題的有效政策。2015年企業貸款總量大幅下降[ 數據來源:銀監會網站公布數據],并且還貸率也有很大跌幅,企業負債嚴重,利潤率幾乎為負,通過降低企業杠桿率來處理資產負債問題亟需落實。當前,全球金融進入休眠期,我國經濟下行,并出現輕微的通貨膨脹,企業的經營也進入寒冬期。債轉股這一政策的施行能夠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降低其經營杠桿率,降低社會金融的風險。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銀行卻又面臨著相應的風險,因此該課題的探究就有了充足的必要性。 為了建設好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需要需要同時兼顧構造轉型、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等目標。在我國金融資產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銀行信貸資產的質量。巨額不良資產不僅對銀行本身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影響社會金融體系穩定,也危害國民經濟平穩。因此,新一輪債轉股就此啟動。同時,銀行也將面臨著相應的危機。因此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進行研究,對我國經濟的繁榮穩固具有重大的意義。 本文以相關的概念入手,以此輪債轉股的背景分析為基礎,對我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進行了現狀的分析,進而依照現狀分析了商業銀行債轉股再次施行時所面臨的危險,并提出相應的處置方法。 二、我國債轉股措施重啟的背景 (一)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現狀 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慎規制局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已經連續十多個季度“雙升”,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已經從 2012 年第四季度的 4929 億元上升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 13921 億元上漲了近200%。銀行的“準不良”的高危敞口--關注類貸款余額也在不斷擴大,2016年第一季度末已上升到3.2萬億元,占比達商業銀行從貸款的4.01%。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增幅逐漸降低,2015年凈利潤增幅最大的中國銀行僅為1.25%,交行凈利潤增幅1.03%,農行、建行、工行的利潤增長率均跌破1%,這與2014 年銀行平均10%的凈利潤增幅形成鮮明對比,與早年的20%的增長率更無法相提并論[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慎規制局]。一方面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不良資產風險卻逐漸累積和暴露,都加重了金融系統運行的不穩定性。巨額的不良資產不僅會危害金融穩定性,而且會削弱金融資本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不良資產導致資金大量沉積,資源的有效配置無法實現,影響國民經濟效益的提升;不良資產的資金多源于銀行存款,不良資產不但會占用這些資金無法為銀行創造收益,還會迫使銀行按期支付本息給儲戶。一旦不良資產轉變成呆賬,就有可能引發存款支付危機,影響銀行信譽和金融系統的穩定。其次,不良資產累積也會導致銀行“惜貸”現象頻現,中小企業發展與成長將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由于不良資產會危及銀行效益甚至安全,商業銀行寧愿放棄貸款利息,拒絕放貸給中小企業。但中國的現狀是以機構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小企業一旦失去了商業銀行的貸款支持,便只能訴諸成本高昂的民間借貸,這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利息負擔,降低企業利潤,制約企業發展。另外,不良資產會助長企業滋生不良經營的惡習,影響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一些企業長期拖欠關聯企業的賬款,導致關聯企業也無法正常經營和還貸;不良資產的增加,不僅使商業銀行被動承擔了企業經營失敗的苦果,還助長企業相互拖欠賬款的不良風氣,影響整個社會的生產經營與社會進步。
(二)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成因分析
1.經濟周期 社會經濟是有周期的。在經濟蕭條的期間,經濟增長停滯,借款人的獲利水平降低,大多數企業盈利無法達到預期情況,財務壓力增大,借款人很難償及時還債務,致使資產不良;而在經濟繁榮期,宏觀經濟回暖,通貨膨脹出現,企業盈利水平下降,也會導致不良資產風險。 我國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從2011年12月的36.34%急速降至2015年12月的2.43%,僅4年的時間增速卻下降了93.31%,而在2015年6月一度降至1.54%。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在2012和2013年略有上升、2014年明顯上升的情況下,于2015年大幅上升,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以及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變化均呈現較為一致并且上升的趨勢。在2015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達到1.67%后,不良貸款率仍然保持繼續上升的勢頭。據財經新聞報道,截至2016年2月底,中國整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為2.08%,其中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3%,與2015年相比增長十分明顯[ 數據來源:財經新聞報道結果統計]。 表1 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率情況表[ 資料來源: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 行業名稱 資產負債率 流動負債率 行業名稱 資產負債率 流動負債率 全部工業 68.21% 93.96% 冶金 62.32% 92.88% 有色 70.63% 95.75% 機械 75.49% 90.69% 汽車 75.06% 91.42% 電力 48.23% 81.75% 煤炭 64.12% 92.65% 石油 56.12% 75.13% 化學 74.75% 104.92% 石化 58.31% 78.48% 醫藥 76.45% 95.10% 建材 68.11% 92% 紡織 81.58% 166.69% 輕工 80.33% 104.32% 煙草 74.15% 98.66% 從表1中的數據可知,我國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普遍偏高,部分行業甚至接近90%,過度負債將使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2.經濟政策
從2001年入市到2007年,中國銀行業逐步全面開放,中國銀行業同外資銀行展開激烈的競爭。一方面中國銀行業加快了金融創新步伐,成為推動商業銀行結構改革和提高整體競爭力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國商業銀行也開始逐漸進行盈利模式轉型,貸款利差收入占比逐步下降,以中間業務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06年12月初,隨著《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和《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相繼出臺,各商業銀行紛紛開展各項業務創新活動,以增強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處在我國金融結構的中心,國家實施任何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各種宏觀政策都可能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情況產生影響。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改革的攻堅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與資產風險很大程度上是經濟轉型、產能過剩的現狀引起的,我們一定要加以重視。 www.628tf.com 3.銀行因素
不可否認,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近年來有所上升。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銀行的大額放貸對象主要是產能與基礎工業行業,為了發展綠色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很可能對這些行業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施壓,導致企業被關停甚至倒閉,銀行的貸款將變為壞賬;第二,大型集團客戶公司管理松懈,經營不善;第三,銀行為了在同業競爭中搶得先機,搶占資源與市場,松懈了貸前檢查工作,沒有認真審核材料,致使不良貸款風險上升。 4.企業因素 受到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部分企業雖然經過了改制,但是仍然沒有走出原來吃國家飯的理念,不改革創新,經營效率低,盈利水平低。而我國的國企,由于資金需求龐大與政策方面因素的影響,長期只能選擇銀行貸款渠道進行融資。從80年代我國開始建設市場經濟起,我國的許多國有企業就開始經營下滑,經營利潤只能夠支付財務利息,對于所借本金根本無力償還,隨著國有企業虧損情況一步步加重,更形成難以解決的局面。由于政策要求,銀行的許多貸款都用于國有企業,保證它的運行。但是這些借出的貸款都像是無底洞,無法收回,最終變成不良資產。 事實上,銀行不良資產的生成與這四個因素是密切相關的,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政府的經濟政策是我國銀行不良資產生成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銀行因素。經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闡述,我國上世紀90 年代前銀行形成的不良資產中,約30%受政府干預和經濟政策的影響,10%受企業自身因素的影響,也有10%的不良資產則來自于地方的行政、司法環境的變化,剩余的則是銀行自身經營管理和機制問題的產物[ 資料來源: 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