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生活環境又稱為人居環境。本文從物質和非物質兩個方面分析邊緣區的人居環境現狀。 (一)物質方面 1.自然環境 城市邊緣區在未被開發前擁有高質量的綠地景觀資源。隨著開發的不斷進行,城市邊緣區的生態環境逐漸遭到破壞。由于相對的低地價,邊緣區的開發面積迅速擴大,其居住空間也開始無序擴散。 江蘇省鹽城市的城南新區,未開發前是鹽城市南部郊區的一片農田。城區如今被開發得很徹底,總面積為102平方公里的新區里幾乎沒有農田的存在。目前,城區通過開發人造綠地和人工水文來維持生態平衡,綠地覆蓋率已經達到45%。按照現有人口計算,城區的人均公共綠地為13.8平方米。然而,人工不能代替天然,人工所造的生態系統也不能徹底彌補天然生態被破壞而產生的漏洞。在后期,城區開發的人工綠地大多無法養護到位。建城初期,類似蟲病防治、久旱洪澇等應急備案,新區都沒有及時預備。另外,在初期工程的施工驗收上,用以驗收的條例——《城市綠化工程設施及驗收規范》里的要求非常寬松,例如含“必須”的條款出現得很少。因此,城區的生態環境仍不能被替代和保護,城市邊緣區的生態環境維持問題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需要更多研究。 2.人工環境 (1)邊緣區的空間布局不合理。一方面,城市在發展中侵占耕地,盲目建造大量住宅樓,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為減少拆遷的補償費,在進行土地征用時,征用策劃者常常繞開農村居民點。由于盲目擴張和無序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設用地經常與鄉村的農宅交織并存。進一步說,即便是同為城市住宅區,不同類型、層次的住宅區也表現得參差不齊。綜上可知,邊緣區的居住空間表現出無序并置的狀態。 因為大多數社區還未成型,社區也缺乏區域性的協調管理,所以居民的生活質量不高。而在成型后,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仍舊難以跟上。例如,住宅區周圍醫療設施供不應求、文化娛樂設施嚴重缺乏。由于學區房的不合理劃分,教育資源也出現了分配不均的現象。 (2)產業發展和崗位供給滯后于居住空間的增長。在許多大城市,建立在邊緣區的工業園區同大部分居民沒有直接聯系。相反地,工業園區卻可能污染其居住環境,降低生活質量。在城市邊緣區發展過程中,可以直接服務居民的第三產業,大部分仍然處在發展的初始階段。因為缺乏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邊緣區的住宅區大多功能單一,即僅有居住功能。理論上住宅區具有集聚常住人口的功能,在邊緣區地帶,反而使地區活力下降。進一步分析,由于第三產業發展的滯后,邊緣區的求職人群,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無法找到全面、合適的崗位。在初期階段,居民僅有能在物業、維修等管理崗位選擇,或者選擇成為個體工商戶、無證經營的攤販,又或者憑借房屋租賃獲得固定收入。 (3)邊緣區的道路交通混亂。一方面,道路交通系統及其配套設施發展滯后。總的來說,由于用地布局的零散和居住空間的大量開發,邊緣區的交通往往難成體系。例如,BRT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在城南新區的軸心道路上,服務于解放南路兩邊住宅區。至2017年,快速公交系統主線B1線終點站為南緯路。自南緯路向南的地段,大量住宅小區已經成型,顯然,此處住戶是無法參與快速公交系統服務的。另一方面,道路網混亂且規劃不合理。城南新區的道路時常出現拆除重建的現象。作為發展日新月異的新城區,施工環境往往呈現出動態復雜的特征。在解放南路兩旁,因為商場、住宅區的建設需要大量建筑物資,所以用于來回運輸材料的大量重型施工車輛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整體上,新區的建設遵循先建設住宅區,再修建道路,最后實施規劃的順序。在初始的道路規劃建設中,解放南路的道路建設并沒有考慮到長期承載重型車輛的可能,道路基層沒有足夠的抗沖刷能力和抗變形能力,所以道路整體非常容易被破壞。重新修建市道,不僅造成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更給城區的居民造成出行不便,埋下安全隱患。 (二)非物質方面 www.628tf.com 1.居住空間分異與隔離 在一個地區,居民的宗教、種族、生活習慣、收入各有不同。居民一般會自發地根據不同特性來選擇居住空間。由于這種選擇,居民的居住產生分化甚至相互隔離。這種現象被稱作居住分異。[ 呂露光. 城市居住空間分異及貧困人口分布狀況研究——以合肥市為例[J]. 城市規劃,2004,6:74-77.]居住的分異使社會的各階層在空間上發生封閉和隔離,最終導致居民的居住隔離。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后,社會階層也開始加劇分化。當階層的分化變現在居住空間上,就是居住的分異和隔離。[ 陳小列. “鄉愁”湮沒和喚醒了什么[N]. 中國建設報,2013-12-26.] 在城市邊緣區,居住模式開始明顯分化。富人區大多為獨棟別墅,中高收入階層購買商品房。與此同時,其余的低收入階層只能居住在城中村和棚戶區等地段。政府提供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社會保障性住房,一般就面向低收入階層的需求。由于這些類型的住房成本偏低,房屋質量和周圍環境往往不會理想。在某種程度上,高檔住宅和保障性住房之間的質量反差加重了居住的分異和隔離。 事實上,居住空間的分異本來就是社會結構常有的一類變化狀態。居住分異的本身不能成為一個城市問題,但是居住分異所引發的社會隔離,卻是值得重視的城市問題。一旦中低收入人群不能融入城市社會,社會階層矛盾加劇,那么社會安全也將無法保障。 2.規劃控制與管理困難 規劃控制與管理上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土地權屬和戶籍管理兩方面。 土地權屬上,由于城鄉用地交叉和用地界線模糊,部分地區會出現多個部門同時管理,或者不受任何部門管理的狀態。 戶籍管理上,一方面,城區居民雖然已經被動遷出城中心,卻也無法放棄原有的就業環境和教育資源。為了兼顧市區的資源和廉價的居住空間,一個家庭往往處在“人戶分離”的狀態。在環湖路以南地段,城南新區開始出現大量的已購置空房。由于良好優質的教育資源多分布于城北和城中,尤其是市重點的中小學也多選址于城北,家長通常會選擇租住學校附近房屋。城南的新置房屋因此長期閑置。另一方面,由于征地所涉及的經濟利益,邊緣區的農戶大部分不愿從農村戶口轉變成非農戶戶口。除此之外,因為轉入門檻過高,或是自身意愿問題,外來人口多數仍然堅持保留原戶籍。綜上可知,邊緣區的戶籍往往組成混亂,難以控制管理。 3.傳統文化和歸屬感的缺失 城市文化、鄉村文化和外來文化在城市邊緣區發生激烈碰撞。城市邊緣區原本是農村的一部分,盛行的是傳統農村文化。在高速的城市發展中,原有的生活方式、傳統風俗和道德規范容易受到劇烈沖擊。在城市邊緣區,居民有著不同的文化認同:本地人和外地人、農村人和城里人所秉承的傳統都不盡相同。這種差異必然產生摩擦碰撞,原住民感到不適,新住民也難以有歸屬感。在眾多人口組成中,外來務工人員,即農民工群體,對城市的歸屬感最薄弱。 綜上所述,城市邊緣區的現有人居環境存在大量難以忽略的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沖突使居民的城市歸屬感大大降低,嚴重阻礙了居民的市民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