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調查問卷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學習自我效能感與網絡課程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現狀

      更新時間:2019-04-12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佚名

       自我效能感理論在學習情境中的應用研究主要在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就的影響效果方面。對它的研究,可以分別從國外和國內研究兩方面進行闡述。

      1國外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探討

      班杜拉(1993)認為,學生對自己執行的特定學業任務所需效能的信念影響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情緒、思維、動機、行為以及學業成就等。國外在這方面己取得相當多研究成果,證實了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影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緊張、焦慮、沮喪等情緒狀態、思維動機和學業成就,并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策略之運用,自我監控及時間計劃等自我調節學習子技能[17]。如申克(1989;1991)和他的同事在對學生進行數學與語文的學習訓練的時候發現,學業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的問題解決的速度和學習技能有好的預期作用,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改變可以由于自我監控、認知策略、、目標設定、社會比較和歸因反饋等教育的影響。從1977年到1989年期間Multon,Brown&Lent(1991)運用路徑分析之方法得到關于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動機之間關系的研究成果18項,表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問題解決的速率和學習活動選擇比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堅持性有更高的預期作用。1992年,齊莫爾曼等人也進行了關于自我調節學習自我效能感和學業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目標的設定及學業成就的影響作用的研究,結果證明了自我調節學習自我效能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學業自我效能感的增強又可提高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設定和最終學業成就。

      2國內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探討

      理論方面:如張建玲(2008)探討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徑。李保娜、于紹清、熊文(2008)探討了高職生學業自我效能感狀況及并提出了培養途徑。李玲(2009)亦探討了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的關系。在實證研究方面,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如石常秀在初中生學習適應性、學習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成績的關系中得出,不同年級初中生在總體學習適應性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大部分初中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發展水平處于較高或中等水平,不同年級初中生在學習自我效能感上存在了顯著性差異,以及初中生學習適應性是通過學習自我效能感間接影響學業成績的[6]。唐海濤在其學業自我效能感及中學生語文自我效能的培養得出這樣的結論:學業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情緒喚起、動機水平及最終的學業成就水平,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并且,學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比起其實際能力水平能更好的預測其學習行為;中學生語文自我效能感與語文學業成就關系密切、成高度正相關等等[7]。

      3網絡課程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現狀

      而關于學業自我效能感在具體學科領域中之實證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的數學和體育教學領域中,但針對學業自我效能感在網絡課程學習中應用的文章,目前筆者在對國內的文獻進行檢索,還比較少。

      3.1網絡課程中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定義研究

      對于網絡課程學習自我效能感,相關的研究如遠程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等。關于網絡課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國外文獻較少,找到的基本都是國內的一些研究。國內研究如:如童金皓、邊玉芳(2005)討論了的網絡課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他們指出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以及網絡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因素。他們提出提出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指個體的網絡學習信念,即學習者對自己能否有效使用計算機、因特網以及其它現有資源工具,利用所擁有能力或技能去完成網絡學習課程的自信程度評價,是個體對控制自己網絡的學習行為和完成網絡學習任務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同時,他們把網絡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劃分為“特殊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與“一般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8]。彭華茂等(2006)把遠程學習效能解釋為,學習者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遠程學習任務的主體自我把握和能力判斷。他們認為遠程學習效能感可分為一般效能感和特殊效能感兩個維度[9]。

      3.2網絡課程中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問卷研究

         關于網絡課程中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問卷研究幾乎沒有,因此筆者在此討論遠程學習效能感的問卷的一些相關研究。對遠程學習效能的測量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在國內,至今為止有三個遠程學習效能感量表,分別為彭華茂、王迎、黃榮懷與陳庚(2006)的“遠程學習效能感的測量問卷”問卷、張建偉與孫燕青(2003)的問卷和陳亞軒(2007)電大學生利用網絡英語學習時的自我效能感測量表。彭華茂(2006)編制的問卷較為規范。該問卷也是在GSES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增刪,形成11個題目,然后針對遠程學習具體過程,編制了與具體學習任務有關之題目,形成了“遠程學習效能感的測量問卷”。同時,該研究報告了問卷的修訂信度及效度的數據表明,無論是總問卷題目還是各維度題目均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10]。張建偉等(2003)在參考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問卷》(GSES)以及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了9個項目的問卷。然而,該研究只是對遠程學習的一般效能感表現進行數據分析,未考慮其特殊效能感的表現。同時,文獻中也并未找到有關測量參數的數據報告[11]。陳亞軒(2007)結合了英語學科的特點,編制了電大學生利用網絡英語學習時的自我效能感測量表,共13項目。分別測量學生對達到英語學習目標,獲得學習成果的自信程度,問題的及時處理能力以及在網絡教室自主學習時的自我監控能力的評價。但該報告沒有詳細的測量學指標的報告[12]。

      3.3關于網絡課程自我效能感的一些相關研究

         朱曉菊,孫禎祥在自我效能感對網絡學習質量的影響分析中討論了自我效能感及其對網絡學習質量的影響,影響網絡學習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如一般影響因素、網絡定位感、網絡學習本身的特點的影響,并且提出了提高學習者自我效能感的三條策略,它們分別是動機激發,網絡學習活動設計和階段性網絡學習結束后的反饋與評價[13]。宋繼華,周彩霞在遠程學習者遠程學習自我效能感的調查研究編制了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并將它進行施測,結果發現問卷有良好的信效度。此外,研究中還發現遠程學習者的遠程學習效能感總得分在該問卷設定的平均值1.5以上,其中的計算機操作效能感和情緒管理效能感及時間管理效能感得分相對偏低[14]。彭華茂,潘海燕,王迎,陳庚,黃榮懷的遠程學習者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歸因與學習策略的關系的研究中得出這樣的結論:首先,遠程學習者的學習效能感對學習策略水平有直接正向預測作用。其次,內部歸因方式通過了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策略會產生間接正向預測作用,外部歸因方式則既可以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策略產生間接負向,也可直接負向預測學習策略水平。最后,遠程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策略的影響效應值最大[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