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開題報告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喜福會》論文開題報告

      更新時間:2017-04-18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一、課題任務與目的

       

      世界上有眾多的國家和民族,各自都有不同的傳統和文化。但當來自不同傳統和文化的個體生長、生活和工作在一起,而成為新的國家一員的時候,他們的文化和傳統勢必會影響和作用于彼此的行為和思想,勢必經歷從相互陌生、相互沖突,到相互適應,相互尊重,相互接受,最終又重新保持各自原有的文化和傳統特點,和諧共存,他們仍繼續在屬于彼此的新的國度里生長、生活和工作。這就是當今世界不同文化的融合,這就是一幅當代美國國情的巨幅畫卷。

      譚恩美的小說《喜福會》掀開了美國與世界文化共存的畫卷的一角,通過對有相同血脈基因卻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母女兩代人以及女兒、女婿在美國的移民生活的生動寫照,表現出母親與女兒之間有諸多思想上的不和、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的不一致、行為準則的不統一和生活方式的不相同;尤其是通過刻畫吳精美和微弗萊龔童年時與母親的沖突和反叛、許露斯的婚姻危機和麗娜婚后的美式生活方式,再現了彼此間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和沖突,展示了中美文化對女兒們的影響和作用。

      面對女兒們各種異樣的言行和舉止,母親們表現出忍耐、接受和等待,但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母親們不再沉默,而是讓女兒們接受了她們的根對樹葉般的教育。小說中的母親儼然以中國文化和傳統的化身出現,她們的存在和作用潛移默化地激活了女兒們身上的中國基因,使她們認識到自身固有的本能和個性,認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用吳精美具有代表性的話來說,就是她們“自己完全變成一個中國人了”。

      中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已經滲透進每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制約和左右著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即使這有時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與認同,只要其載體存在,其強大而深遠的影響和作用便會隨之存在于每個炎黃子孫的思想中。

       

      二、調研資料情況

       

      Adams, Bella. “Amy Tan.” MELUS. Machester and New York: The H. W. Wilson Company, 2006. 181-4. 30 vols.

      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 Penguin Books, 2006.

      Ho, Wendy. “In Her Mother’s House: The Politics of Asian American Mother- Daughter Writing.”American Studies International. Walnut Creek, CA.: Alta Mira Press, 2001. 39 vols.

      Hu Xianghua. Today’s Most Popular Study Guides — The Joy luck Club. Tianjin: Tian Jin Technical Translation PC, 2003.

      Huntley, E. D. Amy Tan A Critical Compan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98.

      Yin, Xiao-hua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850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Zhao Wenshu. Positio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 Nanjing: Nan Jing UP, 2004.

      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學: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學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林語堂:中國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譚恩美 著 程乃珊等 譯:喜福會[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三、實施方案

       

      通過對原著、譯文以及相關資料的研讀和理解,找尋出與自己論文主題吻合的具體實例,加以分析論證,同時明確的觀點應貫穿始終。

       

      四、預期結果

       

      通過研讀《喜福會》中的母女們所經歷和展示的彼此之間的沖突、隔閡、理解、接受得出了這樣一個道理:當一個人置身于異國文化中,他可以適應、接受其影響和作用,并遵守其社會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但是絕不可以使他的本國文化被其異化或同化,這是他種族的血緣和基因所決定的。否則,他必將失去自我和自身價值,被其社會所遺棄和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