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背景、意義和目的 我國是自然災害嚴重的國家,尤其是近幾年地震、海嘯、干旱經常發生,僅2009年,我國因自然災害造成受災面積47214千公頃,成災面積21234千公頃,成災面積占受災面積的比率達45%,直接經濟損失達2523.7億元。我國又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多而收入低,據統計,2009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153元,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的三分之一。顯然,在巨災面前僅靠農戶不能彌補自然災害的損失。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轉移和分散風險的方式,對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非常必要。而且,近幾年,國家對農業保險業非常重視,針對農村經濟發展出臺的若干政策中,對農業保險均有所涉及。2008年,農業保險作為一項事業納入《中共中央關于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使其成為全國上下極為關注的焦點。從2006年23號文到2008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及中央“一號文件”,都清晰地表達了推進農業保險發展的戰略部署。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機。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穩定發展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但我國又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因而轉移農業生產中的巨大風險,保護廣大農民的生命財產和經濟成果免遭意外損失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農業保險是在近二十幾年的時間內才逐步發展起來的的,與城市保險市場相比,尤其是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村對保險的需求相比,農村保險的發展速度非常緩慢,遠遠不能滿足“三農”發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社會的發展。目前,農村的自然災害補救渠道主要依賴國家財政轉移支付, 商業保險補救占比非常低,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 農村商業保險甚至沒有涉及,單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滿足救災的需要。因此,了解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分析現存問題,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農業保險制度, 對于保障農民利益、解除農民后顧之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深遠意義。 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分析現存問題,并提出可行辦法,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險制度, 對于保障農民利益、解除農民后顧之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深遠意義。 1.2文章思路與內容 本文首先介紹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現狀,并分別從保險公司,農民,政府的角度對農業保險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相對滯后的原因,結合中國農業發展及保險業發展的情況,提出適合于我國農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對于以上問題,論文研究內容如下:第1章:緒論,主要介紹本課題的研究背景,闡述課題的選題意義和研究目的,指明文章的研究思路和內容。第2章: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利用衡量農業保險發展現狀的指標對我國農業保險的現狀進行分析。第3章:農業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保險公司、農民、政府角度分析農業保險發展遇到的問題。第4章: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對策,針對第3章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第5章:結論,就上述的現狀、問題和對策進行總結。
第2章 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弱質產業,它的發展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制約。農業保險作為保障農業經濟的手段,對農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因為了解現狀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本章從相關統計數據和指標角度出發,分析了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情況。 2.1農業保險業務發展狀況 在各種金融行業中,收入是衡量一個行業業務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它既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該行業發展的總體水平,又與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農業保費收入和增長速度是反映一國(或地區)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的兩個重要指標。據統計,1994—2009年,我國農業保險增減情況振蕩幅度比較大。1998—2004年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竟由1998年的7.15億元減至2004年的4億元,6年間減少了3.15億元,減幅高達44.06%。但自2004年后,保費增長迅速,由2004的4億元提升到了2009年的133.9億元,短短5年凈增長了32.475倍。由此可以看出,近幾年農業保險發展速度較快,呈現良好的趨勢。 圖2-1是1994年至2009年我國各種財產保費收入總和折線圖,圖2-2是1994年至2009年我國農業保險費收入折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財產保費收入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基數比較大,而且穩步發展,尤其在2004年之后迅速發展;而農業保險保費基數非常小,1994年至2004年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近三年才呈現出飛速發展的勢頭。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農業保險同財產保險發展極不平衡,沒有跟上財產保險發展的步伐,落差較大。
圖2-1 1994—2009年財產保費收入折線圖
圖2-2 1994—2009年農業保費收入折線圖 2.2 農業發展對農業保險需求狀況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災害事故頻發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經常遭受水災、旱災、病蟲害、冰雹、大風等自然災害的侵襲,這些自然災害的發生無法準確預測、損失程度大、影響范圍廣。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南方雨雪冰凍災害,給國民經濟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下面是對農業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表 表2-1 2000——2009年全國受災和成災面積表(單位:千公頃) 年 份 受災面積 成災面積 成災面積占受災面積比重 (%) 水 災 旱 災 受災面積 成災面積 受災面積 成災面積 2000 54688 34374 62.9 7323 4321 40541 26784 2001 52215 31793 60.9 6042 3614 38472 23698 2002 46946 27160 57.9 12288 7388 22124 13174 2003 54506 32516 59.7 19208 12289 24852 14470 2004 37106 16297 43.9 7314 3747 17253 8482 2005 38818 19966 51.4 10932 6047 16028 8479 2006 41091 24632 59.9 8003 4569 20738 13411 2007 48992 25064 51.2 10463 5105 29386 16170 2008 39990 22283 55.7 6477 3656 12137 6798 2009 47214 21234 45.0 7613 3162 29259 13197 注:數據來源于歷年《中國統計年鑒》
圖2-3 我國2003—2010年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情況表(單位:億元) 據統計,從2000-2009年,我國的農業受災面積占種植總面積的比重一直維持在30% 以上,成災面積占受災面積的比重也超過40%,從表2-1可以看出,甚至超過60%,比發達國家高10%~20%。從圖2-3可以看出,我們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金額比較大,而且有著擴大的趨勢。理論上講,農業保險在我國有著潛力巨大的市場,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狀況極不理想,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占全國各種保險保費總量的比重遠遠低于農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產值中的比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不僅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甚至同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有較大的差距。 2.3 農業保險市場供給現狀 自1982年恢復農業保險業務以來,其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 1982- 1986年的恢復試辦階段,年平均賠付率高達112.12%。第二階段,1987-1990年的平穩發展階段,經營險種多達60 多個。第三階段,1991-1993年為較快增長, 但是同時虧損也加大。第四階段, 1994- 2004年農業保險出現嚴重虧損。以上階段賠付率均超過了保險界公認的70%的臨界點,保險公司的農業保險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導致農業保險公司漸漸推出市場。2004年之前各商業保險公司對農業保險都避而遠之,而且經營險種大幅下降,不足30個,農業保險業務急劇萎縮,市場供給不足。2005年至今,在政府的重新重視下、鼓勵和政策的背景下,經營公司也已經能獲得部分政府補貼,又重新拓展了農業保險的業務,農業保險形式有所好轉,平均賠付率低于70%。2008年,農業保險作為一項事業納入《中共中央關于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使其成為全國上下極為關注的焦點。市場上開展的農業保險險種,約有160多個,基本涵蓋了種植業、養殖業等各個領域,另外還開展了包括林木、油菜、西瓜、葡萄等特色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