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傳播事業不斷擴大和日趨成熟的發展,媒體間的激烈競爭和受眾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面對不同需求的電視觀眾,要做出滿足和吸引大多數觀眾的節目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眾口難調”,這也正是搞電視節目制作的艱難所在。于是乎,節目造假的事件開始逐漸浮現,文章通過分析BBC一些造假節目的形態,簡單總結出了以下一些最容易出現造假的四個主要環節,分別是電視策劃環節、嘉賓參與環節、電視技術手段環節和后期編輯制作環節。 1.電視策劃環節 電視節目策劃就是指策劃者在策劃之初,進行充分的調查與準備,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觀眾的需要,利用已經掌握的信息,對節目的定位選題、整體風格、特定內容、效果評估等一系列流程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規劃,并判斷和預測節目發展變化的趨勢。學者形容策劃是節目的靈魂,從這點上就肯定了策劃的積極意義,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離不開幕后團隊事前精心的策劃工作,然而近來越來越多的對于電視新聞的話題策劃,電視娛樂節目的炒作策劃等無中生有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策劃并不只是一種主觀臆想,它要遵循一定客觀規律。 BBC《探索頻道》野外探險節目《人類VS原野》中,電視攝制組為了營造節目緊張的氣氛,讓人穿上道具服假扮“灰熊”,鏡頭中瑟瑟抖動的遮擋篷,讓人感覺是好像灰熊靠近了一樣,但其實這個遮擋蓬是攝制人員自己用手晃動的,目的就是想讓電視鏡頭充滿了驚險的戲劇性,從而吸引受眾 的視線,贏得收視率。根據《星期日郵報》記者獲得的劇本原本也顯示,是制片人親自構思了這一場景,并取名為《布景10灰熊襲營》[1]。雖然《探索頻道》發言人辯駁“灰熊道具”純屬“惡作劇”,然而他卻無法合理的解釋在節目中出現的那個深夜灰熊“黑影”,這一策劃造假的行為也為節目組蒙上了一層“黑影”,引來外界一致批評。 BBC電視向來注重節目的創新,強調節目的策劃固然是好事,但是節目想要可持續的生存、發展,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電視是一種精神文化產品,只有遵循電視節目策劃的原則才能適應電視發展的需要,整合起所有的力量參與競爭,才能實現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嘉賓參與環節 電視越來越深入到人類的生活,從電視的產生到有線電視再數字電視,電視在經歷著它的巨大改革與變遷,電視媒介的不斷發展,也逐漸到意識到受眾的重要性,電視節目的平民化越來越受青睞。現場觀眾不再是花瓶似的看客,他們是真正的參與者,他們的參與讓節目充滿了開放性和新鮮性。現在場外互動已經成為節目的一大吸引點了,但是節目制作者卻偽造嘉賓的身份,冒充獲獎者。 BBC有一檔名為《藍色彼得》(Blue Peter)兒童節目,在電話有獎游戲的互動環節中獲獎觀眾存在作偽現象。在錄制節目的時候,臨時拉來一名內部嘉賓的女兒,假裝成是普通的觀眾打電話參加有獎游戲,后來被一名現場觀眾檢舉,為此,BBC被監管機構處以5萬英鎊的罰款。 電視的傳播功能具有特殊的傳播特性,不僅容易給人感官刺激,也更容易讓觀眾相信所看、所聽的,嘉賓身份的造假是節目中最容易也是最經常出現的造假形態,表面上是讓觀眾參與其節目中來,但觀眾卻不知道自己的聲音根本就不會出現電視上,節目的嘉賓早就事先安排好了。 3.電視技術手段環節 廣播電視制作技術的發展迅速,電視系統的全面數字化給節目制作、傳輸、播出帶來了挑戰,電視制作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電視節目制作常用的手段有實況直播、電視影片制作、錄像制作和電子制作[2]。實況直播又分為現場轉播和演播室直播兩類,演播室直播因為可以使用電話、計算機等反饋系統,讓觀眾直接參與到節目制作、演播室過程來,所以對于競賽熱線類節目,像搶答競猜、電話或短信參與中獎等方式,采取直播的方式更易積極調動觀眾的熱情,但是一些節目卻把把直播作為嚎頭,明明是錄播的節目卻將其說成是直播,鼓勵熱線電話,欺騙觀眾參與互動,形成收視假象。 據英國《觀察家》報道,BBC在一個名為《兒童微笑》的節目中,鼓勵觀眾打進熱線電話進行現場互動,但事實上該節目已被提前錄制好了。另外BBC音樂廣播6頻道的Liz Kershaw Show節目也是將錄播說成是直播,并且在節目中虛構比賽得獎者,調查曝光后該節目的制作人利昂娜·麥克坎布里奇被解職。BBC被英國通信辦公室(OFCOM[ OFCOM:英國通信監管機構的簡稱,1993年05月21日建立,是英國通信產業的獨立調整結構和市場管理當局,責任主要涉及廣播、電視、電信和無線通信業務。])罰款四十萬英鎊,懲處該公司以假問答和游戲節目誤導觀眾這是通訊局有史以來對處以BBC的最大筆罰款。 英國通信辦公室(OFCOM)介入調查發現,某些電視競答節目經常誤導觀眾,尤其是電話參與這樣可以帶來誘人收入的方式,所以經常還會出現電話技術故障這樣的問題。BBC兒童節目《藍色彼得》被揭露在播出時因為收費電話技術故障,接不通打電話進來的觀眾,有低級職員慌張下找了一名前來參觀的女童假冒觀眾致電,以送出禮金。節目中每個電話收費10便士(約1.4人名幣),收取款項撥捐馬拉維因艾滋病變成孤兒的兒童,當天共有1.4萬兒童觀眾打電話上節目,即當天節目共收取1.96萬人名幣,當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獲得450.52磅(約4740人名幣),接線公司分得207.93磅(約2188人民幣),電話服務商分得727.25磅(約7651人名幣)[ 數據摘自《聯合早報》,來源:觀察家報/泰晤士報/英國廣播公司,2007年03月09日]。為此,BBC被監管機構處以5萬英鎊的罰款,這是BBC首次被媒體監管機構(OFCOM)罰款。作為一檔慈善類的又是兒童類的電視節目,這種造假節目帶來的不良影響力不言而喻,不管是對于兒童成長的教育方向還是對于公益慈善節目的質疑,不得不讓社會大眾產生憤怒和痛心。 4.后期編輯制作環節 電視節目后制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看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圖1)可知,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差錯,尤其是在實際編輯、音頻錄音、字幕制作方面,所以對后期制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加上現在電視制作技術手段正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過渡,其制作技術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電視編導人員過去雖然想到但難以做到的一些創意,現在可以在數字化節目制作過程中得以實現。最終數字化技術也不只是運用于電視制作的某一領域或某一環節中,而是廣泛應用于新聞、教育、文藝、廣告等各種節目制作領域,并且從制作的前期準備工作開始就廣泛參與,直至完成節目制作的全過程,
圖1: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2007年“王冠門” 中,BBC1臺臺長芬徹姆在宣傳片播出前介紹,紀錄片將向觀眾展現女王因應否戴王冠爭論后憤然離去的場景。而幾小時后,他發現故事并非真實,卻仍允許宣傳片播放,直到第二天上午才糾正這一錯誤。在彼得·芬徹姆引咎辭職當天早些時候公布的一份獨立調查,譴責紀錄片制作“判斷失誤、操作失當且系統效率低下”[3]。這當中出現的錯誤,不僅是實際編輯中剪輯的錯誤,也在于審核人沒有嚴格把好關,在發現錯誤時卻沒有及時糾正任其播放,對責任人的素質也值得電視媒體人反思。 另外對于紀錄片,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直沿用既有的新聞理論中的“真實”概念。因此,它的組合、編輯也要遵循電視新聞剪輯規律,將具有因果關系的電視畫面組接在一起,使觀眾了解事物之間的各種邏輯聯系,對新聞事實獲得完整認識[4]。從這點看,“王冠門” 中的那組剪輯鏡頭,顯然違反了真實性。還有BBC在拍攝俄羅斯一名婦女生產5胞胎嬰兒的紀錄片時,在配音中使用偽造的嬰兒啼哭錄音。在《英國自然寫真》的紀錄片,讓工作人員手持橡膠軟管澆灑而成,狐貍在山野間享受的雨點竟是“人工雨”。英國負責監督媒體的組織“媒介批評”負責人約翰·拜爾說:“這一事件顯示,BBC對觀眾不夠誠實,假如BBC想在觀眾中重拾信任,就應該在節目字幕中注明,某些鏡頭屬于擺拍,這樣觀眾就會心中有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