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依據: 威廉福克納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創造性、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作家之一,他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和高超的建構力還原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南方的社會景象。福克納集現代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于一身,創作了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大量詩作和短篇小說。在創作中他大量使用了各種傳統和創新的手法,深刻而全面地探索了美國舊南方解體的根源,表現了處在歷史性變革中的南方社會和南方人的精神危機。《喧囂與騷動》是福克納最重要、最富特殊情感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運用圣經元素較多的作品。 福克納在榮獲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后,開始成為各國學者關注的重點。長期以來國內外的學者對他進行了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研究的內容從早期的南方主題和現代敘事手法擴展到種族、女性、生態、敘事、后現代主義、后殖民主義等多方面的探討。這些分析和研究豐富和發展了對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的理解,也從多角度和多領域擴展了對藝術經典的認識。 在國外,約瑟夫沃倫是首個撰文肯定福克納在寫作中的力量和技巧的人。歐文豪出版了《威廉 福克納:一部批評性的研究》。該書探討了福克納與南方、南方傳統和南方神話的關系。之后,福克納作品中的宗教、種族、性別、生態和大眾文化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或重新的解讀。而在國內,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對福克納代表性的譯作《喧嘩與騷動》、《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和《熊》的多角度敘事和意識流的表現手法的分析上。198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由李文俊先生翻譯的《喧囂與騷動》,這也是中國第一部福克納作品的譯本。中國學者普遍較為重視對于福克納作品寫作手法的研究,特別是多敘述視角和意識流方面。而把福克納以及《喧囂與騷動》和圣經原型相聯系的相對較少。在這方面,中國學者一般是從結構、時間觀、人物、意象等角度分析了福克納作品中的基督教文化、圣經因素和神話原型。對于《喧囂與騷動》的圣經因素研究大多采用了諾思洛普弗萊的神話原型理論,但是對于其所蘊含的圣經喻意卻缺乏較為深入的研究。 建議論文可以分析《喧囂與騷動》中情節、意象、人物、語言等方面的神話原型,來探討《圣經》在作品里的重要性以及福克納蘊含其中的南方情結。 任務要求: 按照《英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規范》要求,用英語撰寫4500字左右的學術論文,并按中文封面、英文封面、致謝、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附錄等順序打印裝訂。 要求結合選題廣泛收集資料,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從中找出研究切入點;文章格式規范,表達正確,文字通順;內容充實,思路清晰,論證嚴密;具有獨立見解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切忌剽竊;另需完成與所寫論文相關的英文文獻的翻譯(長度為5000英文單詞以上)。 寫作過程中及時與指導教師溝通,按時按質完成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