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依據: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J. M. 庫切可謂是南非文壇的怪杰,世界文壇的奇葩。庫切的小說結構精致、對話雋永、思辨深邃。他的小說《恥》、《等待野蠻人》、《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等作品曾獲得過許多獎項,2003年庫切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在 2003 年之前,庫切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并不高,國內對他的研究也不多。上個世紀 80 年代,只有非洲文學專家、《世界文學》雜志的資深編輯邵殿生先生對庫切進行過跟蹤研究。在 2003 年獲諾獎之后,庫切才得到了國內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浙江文藝出版社集中出版其作品的中譯本:2004 年春,該社率先出版了五卷本的庫切小說文庫系列;2006 年出版了庫切核心文集,包括庫切的六部小說;2009 年該社又出版了《兇年紀事》;2010 年不但翻譯出版了庫切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之三《夏日》,還出版了庫切的兩部文學評論集《異鄉人的國度》和《內心活動》;2013 年 3 月,該社翻譯出版了庫切的新作《耶穌的童年》。2010年 11 月 19-21 日庫切研究與后殖民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并于 2011 年 5月由武漢大學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庫切研究與后殖民文學》研討會文集。國內對于庫切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幾點:一是后殖民主題。二是小說寫作形式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敘事學理論分析庫切小說文本敘事策略與敘事特征。三是關注庫切小說中的后現代性,從后現代性角度分析闡釋庫切及其作品。四是從人文關懷和道德倫理的維度進行考量,分析庫切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反思,探討庫切小說中描繪的個人在夾縫求生的精神狀態、懺悔和自我救贖,揭示其深切的倫理關懷和哲學、道德思考。此外,還有從生態理論批評視角、庫切的動物權利觀等方面分析,針對庫切小說的某一類人物形象的研究,借鑒弗洛伊德學說進行的解讀,從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取向角度進行研究等等,不一而足。相對中國大陸,港臺對庫切的研究起步得要早一些,一般將庫切翻譯為柯慈或吉爾,如賴惠云的博士論文《愛其所不能愛:柯慈對于人我關系的倫理觀》、王姿文的碩士論文《世事在心:科吉爾的<雙面少年>與<少年時>》等。國外對庫切及其作品的研究時間更長,視角也更為豐富深入。從上個世紀庫切創作伊始的 70 年代起,每年都有評論和介紹文章問世。20 世紀 80 年代就有對庫切的研究專著出現,如特里薩道威(Teresa Dovey)的《庫切的小說:拉康主義的寓言》(The Novels of J. M. Coetzee: Lacanian Allegories, 1988)等。之后隨著庫切在國際文壇影響力的增大,20 世紀 90 年代之后又出現了幾部關于他的研究專著,如大衛阿特維爾(David Attwell)的《J.M.庫切:南非與政治寫作》(J. M. Coetzee:South Africa and the Politics of Writing,2005)等等。除這些專著外,還有許多博士論文對庫切及其作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國外期刊亦有諸多對庫切及其作品進行分析研究的文章。 《青春》是庫切創作的四部自傳體小說之一,以獨特的聚焦模式將我隱身于敘述中。而這種適度的虛構正是為了傳達一種更深意義的真實,建議論文可以從敘述人稱、時態、主題、話語表達方式等方面來分析該小說較之于傳統自傳的創新之處以及作者的創作初衷;從《青春》的敘述策略出發,探討庫切在敘述視角、時態運用、場景狀態等方面的創作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