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參考文獻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爾雅通識教育

      更新時間:2018-05-31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1經典閱讀作用與爾雅通識教育目標相契合 

      為了解當前通識課教師們對爾雅通識教育目標與經典閱讀作用的看法,從而了解這兩者是否相契合、經典閱讀的作用是否能促進爾雅通識教育目標的達成,筆者向通識課教師提問了以下兩個問題:其一,“您認為通識課程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其二,“您認為經典閱讀對于高校學生的作用主要有?”。通過對回收問卷的填答數據統計,筆者得到圖 1 和圖 2。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師群體對這兩個問題的結論是趨于一致的。同時,將這兩題的答案比對分析,可以發現,經典閱讀的作用與爾雅通識教育的目標十分契合。 

          由圖 1 可知,在調查的 74 位通識課教師中,絕大部分(85%-90%)的教師認為通識課程的教育目的在于:(1)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2)培養思辨能力,促進頭腦發展;(3)傳承文明,弘揚民族精神;(4)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 

      對于這四點目標,經典閱讀正好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其一,經典閱讀培養學生們良好的深閱讀習慣,促使學生們在閱讀中去經歷自己未曾經歷過的豐富生活;去認識、了解各種人物的復雜情感和個性,去體會經典大家對生活之洞見,借以擴充知識面,開闊視野。這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其二,學生們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思想游走在其字里行間,時而提出疑惑而進行求索,時而舉一反三而聯系辯證。在這樣的與大師對話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必然會得到訓練與提高。這便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促進其頭腦發展。其三,文化經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傳統文明、文化的重要載體。雖然這是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但經典中必有很多真知灼見是歷經歲月沉淀而愈發閃現其智慧光芒的,是對后人具有永恒的啟迪與引領作用的。學生多讀經典,多受其啟迪與引領,方能傳承文明,繼往開來,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其四,經典豐厚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魅力,具有啟迪智慧的持久影響力。閱讀經典可以補充學生精神成長中重要的營養素,有助于其人文素養、道德水準、思辨能力與審美水平的提高,促進其全面發展,形成更為健全的人格。此外,經典是各學科領域的精華內容,也自然能夠幫助學生較好地補充專業課知識。所以對于有 60%左右的教師將其納入教育目標的“補充專業課知識”這一點,經典閱讀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經典閱讀是爾雅通識教育不可或缺的聚焦點 

          緒論部分筆者已指出,爾雅通識教育之“通”旨在“融會貫通”——學習范圍的貫通、學習思路的融通、學習路徑的暢通;而“通識”之“識”,重在將學習知識與思辨精神相結合。這是爾雅通識教育的理念靈魂之所在,也可以說是其根本目標所在。而實際上在調查問卷的主觀意見區,不少通識課教師提出,通識理念置于目前的大學課堂來看顯得較為宏大,并不很好實現。而想要接近這個教育目標,就必須找到一個科學有效的切入口,找到一個聚焦點,在此基礎之上展開爾雅通識教育。以經典教育作為切入口、聚焦點便十分合適。 

          經典閱讀這一行為中包含兩個要素,一為經典,二為閱讀。經典,包羅種種經歷史沉淀的智慧,作為通識課教材恰為合適;閱讀(特指深閱讀),又是一個與大師對話、訓練思維的活動過程,作為課程活動也十分合適。而且,真正的經典閱讀具有三層境界[1]。第一層境界為“開卷有益”,即多讀良書,自會有所收獲;第二層境界為“雕精達博”,細致深入、追根溯源,方能致遠、“達博”;第三層境界為“融會貫通”,從讀經典中做到聞一知十、觸類旁通,追求各類知識的融會貫通。這樣的經典閱讀三境界,確實與爾雅通識教育理念之靈魂相互契合。因此,將經典閱讀作為爾雅通識教育的聚焦點、通識課程的切入口,確為合適。 

      3經典閱讀為爾雅通識教育注入“源頭活水” 

          甘陽、孫海瑞等著名學者曾分別在 2007 年、2008 年提出,我國絕大部分大學的所謂爾雅通識教育課程(一些學校叫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或統稱選修課)都是在走“概論”和“通史”的路子,把通識課程開成以介紹一般知識為目的的課程[1]。而通過約 10 年的發展,在此次對蘇州大學通識課教師的問卷調查中,筆者發現,目前僅有 2.7%的教師通過單一的通史介紹模式進行教學,9.5%的教師通過單一的概論介紹模式進行教學,6.7%的教師以“通史+概論”模式進行教學。其余 81%的教師均已將經典閱讀融入課堂,或以經典閱讀為核心而展開課程教學,或將經典閱讀結合通史、概論進行教學。再結合圖 3 內容,接近 95%的通識課教師認為經典閱讀對通識課程教學有影響,更有近 40%認為影響顯著,可見絕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并越來越認可經典閱讀對通識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 

      的確,對于絕大多數通識課程尤其對于人文學科,一系列“通史”、“概論”類課程的開設,使得其自身豐富性、生動性等特征被消解,使學生在架空了經典原著的教學過程中,誤認為對通史、概論的了解與記憶即是學習的最終目標,而最終實際上只獲得了對“真理的影子”的一知半解[2]。而如若學生直接閱讀經典,細致地深入文本,便可從中獲得對經典作品豐富內容與深刻思想的真切體會,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進入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探索狀態,培養其思辨能力,提高其內在的人文素養,而非習慣了被硬性填鴨式地喂養,養成一種思維的被動與怠惰。經典閱讀模式下的課堂,更容易成為一種靈活的課堂、有生氣的課堂、“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的課堂。所以說,經典閱讀有利于改變通識課程通史、概論的“死水”模式,為其注入“源頭活水”,以達到爾雅通識教育的更優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