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為適應這一趨勢,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成長,信息、知識和技能等要素逐漸成為企業穩步推進的有力動力。隨著大大小小的重工業企業分布在中國的各個城市,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企業若是想獲得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就必須具備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充分利用、發展完善。堅持“以人為本”,在擴張規模的同時降低成本,才更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搏得一方天地。而培訓正是實現這一發展的關鍵手段。但大多數企業因為各類因素影響,考慮到培訓是一項需要進行長久投資,且成效和回報都不是立竿見影的工作,所以往往把有限的財力、精力用于能直接產生并且快速獲取利益的必備模塊,或者即便他們意識到培訓的重要性,但因為使用了不恰當的方法,而導致效果不佳。特別是在重工業企業,準確掌握企業培訓開發的近況,并加以改進,是企業革新發展計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康美包蘇州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從多方面對其培訓開發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適宜其的發展之路,以加強內部職員素養、使經濟效益穩定持續增長,最終促進目標的實現。 技術變革突飛猛進,落伍的傳統模式無法滿足需要,要求培訓模式持續立異 培訓成果的載體是培訓所使用的方式和手段,這也是培訓效率的關鍵。傳統培訓只是用填鴨式的講授模式,針對局部環節來進行,不能從整體著手。“駕輕車、就熟路”,何處缺才補何處,企業十分被動。而現今,很多培訓機構或講堂加入了師生互動、小組商量、情境再現、遠程教學等多樣化的模式,增強了吸引力和互動性,最大限度地和實際工作環境相符,大幅提高效率。正如吳國和老師的理念, “服務產品創新來自方法手段的創新”。 4.培訓市場化、國際化,各種培訓、咨詢機構相繼成立,生存空間擴大 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自發形成了規范有序的培訓市場,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定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來使得市場順利地成長發展。在發達國家中,“國際化”運作幾乎是每一次培訓活動的明顯特征,這也說明市場化進一步發展延伸的結果便是國家化。
研究目的及意義 在重工業企業,作為一名專業對口的人事部工作者,對我司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現狀進行了調查了解和整理分析,希望通過一系列調查研究能對公司當下的培訓與開發近況作更詳細的深究,并在當代企業培訓與開發的相關理論引導下,來提出公司在培訓開發方面存在的缺陷并給出建議。也通過對自身所在企業的分析研究來為整個重工業行業人員的培訓與開發工作給出一些借鑒。該項調查研究,對國家、企業和個體都有著長遠非凡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國家的意義 (1)有利于科技進步 在知識經濟和科技創新時期中,人才的價值愈發重要。比如,在以前的重工業時代,一個優秀操作工和一個普通操作工的收入沒有太大的差距;但在現代,一個高級程序員和一個普通程序員之間,收入差距可能高達50倍。從一個普通程序員到高級別的程序員,其中少不了對他的培訓與開發,是典型的培訓開發創造人才,人才創造科技,科技創造財富,這一小步推動了國家科技發展的一大步。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小的實例,卻能夠充分證明人才對于現今國家的重要性。 (2)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世界銀行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世界64%的財富依靠人力資本創造。21世紀,美國80%的工作崗位性質偏向腦力勞動。企業在未來若擁有了高質量的人才,就更有可能在殘酷的市場爭奪中取得勝利”。而增強員工的培訓是獲得高質量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戰略舉措。教育和學識的進步是社會經濟前進的重要因素,它的作用遠遠超出物資的影響。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信息革命開始的大背景下,新興科技和技術層見疊出,并迅速擴散。各國各城市都將關注點聚焦在人才和人才的培訓方面,因為國際市場競爭已不僅僅是物資、資金的比拼,更多的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所以培訓也自然而然成為面對競爭、應對挑戰的舉措。基于企業培訓對經濟的發展的直接影響,各國都編撰了相應的立法,人員的培訓方式、培訓內容也持續更新。隨著地位的不斷提高,企業培訓已經列入社會經濟進步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戰略規劃。 (3)有利于文化發展 眾所周知人才意味著資本,資本即是利益財富。而在這樣一個人才近乎和財富劃等號的認知中,就出現了不斷進行發掘、培養和利用的問題。不過通過培訓這個能夠挖掘、利用人才的渠道,企業可以連續性地舉辦各項活動,達成激發潛力、使用人才資源的目的,并使之常規化、流程化。 所以當今社會的發展,必須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在繼續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同時,加快形成我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逐步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4]。國際競爭中能掌握主動權,也使整個民族得以傳承,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 2.對企業的意義 (1)可以使得安全性得到提高,盡量避免事故隱患 有研究表明在重工企業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安全事故發生是員工不按流程或缺乏相應知識造成的。對于重工業企業,內部員工通過理論和實操的培訓,懂得了安全知識,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和規范操作流程,肯定可以提高工作質量,安全隱患也相應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減少。 (2)可以全面提高職工整體素質,提高科研、開發能力 培訓使職工整體素質大幅度提升,具體可拆分為分析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書面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加強,使員工成為企業的強有力砥柱,也強化了企業的適應性與競爭力,這為他們持續的研發打好基礎,也使得企業多元化,這種多元化的定義同時也包括了企業產品的多元化和市場的多元化[5],滿足市場的各種需要,鞏固企業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企業因此得到長足的發展,也有利于個人在其中的發展,彼此形成互動。 (3)可以降低損耗,節約成本,提高利用率 之所以會產生大量損耗,大致可歸為三點:員工操作不規范,缺乏相應理論知識;缺乏相應的意識;相關技術不成熟。有這樣一個實例:一家汽車公司經過對員工一年的培訓,花去培訓費20萬美元,但當年就節省成本支出200萬[6]。通過培訓,員工的意識和技術方面都有很大進步提升,有利于損耗最低化,節約成本。 (4)可以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宣傳,鞏固凝聚力和向心力 當今社會企業經營管理,已經不能再僅僅依靠規劃、組織和控制手段來維持,傳統模式已不能完全保證企業可以在全球市場的激烈斗爭中有一席之地。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化已經被列入研究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課題名單。人員輪崗流動從“適事選人”的手段來實現人事匹配轉變為采取“使人適事”來達成人事協調,換言之,企業必須通過適當的培訓方式,幫助員工接受新觀念,增長新知識,完善新技能,適應不斷變化的職位要求,這也是相較之下可取性最高的手段。在培訓過程中,給員工介紹企業文化和淵源,強調企業精神,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擁有一致價值觀,不自覺地把自己當作企業主人。認可企業文化,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個良性循環。 3.對個人的意義 (1)增強就業能力,提高個人收入 現代社會人員流動性大,許多崗位可替代性高,如何不讓自己成為被替代的那個,及時“充電”就尤為重要。因此,企業提供的培訓便能滿足職工的這一需求。眾所周知,工作收入和人員素質是成正比的,所以培訓也間接地提高了人員收入。 (2)提高自我認知水平 要有把控駕馭環境的能力,讓員工更加明確自身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和應承擔的責任義務,了解自身的不足,以長遠的、發展的眼光來考慮問題,并通過更深層次的培訓來提高自己,并給自己定位。 (3)增強職業的穩定性。 從企業角度看,企業為了培訓員工,特別是一些特殊的崗位,提供了豐富的條件。所以企業一般不會解雇他們,而為了防止他們離去而給企業造成損失,總會想方設法留人。從員工角度來說,這一系列的例如安全培訓、戶外實踐、出國深造便是對自己的一種獎勵,是一種保障和提高,因此也愿意為現在的企業服務。 (4)改變職工態度、觀念 若是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引,職工很容易就陷入舊的頑固的思想觀念,但通過培訓,員工對企業的認知和工作態度都會得到很大轉變,同時也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有利于長足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