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遷社區居民城市融合狀況 御苑新城小區位于徐州市豐縣西環路東、白衣河路南,地塊用地面積 125.41 畝。 總建筑面積 14.62 萬平方米。總戶數 391 戶,總人口 1285 人。該社區從 2011 年開始動遷,該動遷社區主要由附近 6 個村莊組成,包括黃莊、福廟、白廟、張莊、小集、吳莊。 本論文將從動遷居民對于目前小區物業和居委會工作的滿意度、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社區自治的意識、目前拆遷社區的保障情況、居民的生活狀態、鄰里關系的變化以及社會關系網絡的改變狀況、居民對目前居住環境以社區附近的配套設施的滿意度、消費與收入的問題、拆遷后居民的休閑方式的變化以及心理狀況的變化、居民通過何種渠道了解社區狀況以及參與社區服務的意愿等因素出發,對動遷社區居民社會融合現狀進行分析: 1.對于目前小區物業和居委會工作的滿意度 社區目前許多的服務大多由物業公司承辦,服務內容大多為衛生打掃、物業管理,主要停于表層的服務,對于居民的心理需求是不涉及的; 表 1:您所在的小區物業公司做的好嗎? 您所在的小區物業公司好嗎 頻數 百分比(%) 很好 6 7.89 比較好 23 30.26 一般 41 53.95 不好 6 7.89 合計 76 100 調查發現,對居委會滿意度調查中顯示滿意度“一般”的占比例比較高,比例超過一半,占 51.31%,對于居委會工作“不滿意”的已經達到 13.16%,并在走訪調查過程中發現小區的公共設施比較少,有的設施也比較簡陋,居民對于居委會的認可度并不高,總體而言動遷小區社區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居委會對于居民在城市融合過程中的作用并未發揮出來。 表 2:您對社區村(居)委員會工作是否滿意? 您對社區居委會是否滿意 頻數 百分比(%) 非常滿意 6 7.89 滿意 21 27.63 一般 39 51.31 不滿意 10 13.16 合計 76 100 2.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社區自治的意識 對于社區管理由誰主要負責方面,社區居民的意識主要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社區管理需要專門的人來負責,物業和保安負責的比例占據 53.95%,而社區居民所占比例只有 7.89%。因而可以看出居民對于個人關于社區管理的意識和責任感并不強烈,對社區的歸屬感有待加強。 表 3:小區治安您覺得主要靠誰來管理? 小區治安您覺得主要靠誰來管理 頻數 百分比(%) 居委會 19 25 物業和保安 41 53.95 派出所 10 13.16 所有人 6 7.89 合計 76 100 問及假如讓居民參與社區的管理中,居民意愿愿意和有報酬會去的占據 48.68%,不太愿意和與自己無關的選擇分別占據 27.63%、17.11%,因而在參與管理社區的意識上居民是持旁觀者的態度稍微多一些; 表 4:如果讓您參與到小區的管理,您愿不愿意? 如果讓您參與到小區的管理中,您愿不愿意 頻數 百分比(%) 愿意 5 6.58 有報酬會去 37 48.68 不太愿意 21 27.63 與我無關 13 17.11 合計 76 100 在問及假如舉辦一些比賽或娛樂活動,他們的參與意愿,看別人參不參加的占比例最高 56%,有時間會參加的占據 23%,很有意愿的占 9%,因而看出參與意愿相對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從了解的社區活動舉辦情況反映并不樂觀,因為并沒有人主持操辦活動的開展,因而文娛興趣活動的舉辦幾乎是沒有的,動遷的居民對此其實并不是十分清楚地了解活動有哪些,開始時自己的意愿很大程度上是不客觀的,這在調查過程中也是比較吃力的部分,對于不懂得問題要詳細的講解,以便得到更為詳實的資料反饋; 表 5:如果社區舉辦一些比賽或娛樂活動您愿意參加嗎? 如果社區舉辦一些比賽或娛樂活動您愿意參加嗎 頻數 百分比(%) 愿意 11 14.47 有時間會參與 34 44.74 看別人參不參加 28 36.84 不愿意 3 3.95 合計 76 100 綜合以上看出:居民在社區歸屬上是不夠強烈的,在自我投身于社區管理中的意識上很大程度是欠缺的,但不足為奇,因為徐州市豐縣大多數的動遷安置社區在社區管理上總體水平相差不大,御苑新城社區的管理本身存在嚴重不足,因而造成的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與意愿并不高在融入整個大的環境中社區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3.目前拆遷社區的社會保障情況 在社區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許多動遷安置居民在社會生活,特別是部分老人以后的養老上并不是很有安全感,他們在以往有自耕地,多少是有收入來源的,而動遷安置后是屬于沒有工作,也沒有什么工作可以再做的狀態,因而在勞動就業市場上,動遷居民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其就業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才有城鎮化“要了農民的地和房,卻不農民的人”的狀況。再加上他們的就業背景、文化水平等的差異,動遷居民的就業崗位層次比較低、流動性相對頻繁、收入水平也是較低的,尤其是 40-50 歲年齡群體,難度更大。因而許多老人面對目前的安置保障不足的情況很是憂心,在調查過程中所出現的抱怨情況層出不窮,在分享城市成果上保障的不足帶給居民在經濟、就業方面的問題便比較突出了,就業保障占據 27.63%,就業質量不高,養老保障僅占 40.79%,醫療保障占 53.95%,這里許多是以往的農村合作醫療,并不能稱之為城市的醫療保障范疇;再者征地補償的保障 63.16%,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居民對于征地安置的補償反應算是最好的,主要是由于政府在資金補償上比較合理,因而居民反應算是比較滿意的,但是總體而言保障還是顧及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只是保障的程度有待提高。 表 6:您目前享受到的城市化成果相關的社會保障有哪些?(多選) 您目前享受到的城市化成果相關的社會保障有哪些?(多選) 頻數 百分比(%) 就業保障 21 27.63 養老保障 31 40.79 醫療保障 41 53.95 征地那只補償 48 63.16 其他 13 17.11 合計 76 202.64 4.居民的生活狀態、鄰里關系的變化以及社會關系網絡的改變狀況 目前居民對于鄰居的熟悉度和以往農村社會生活是有很大差別的,居民對于鄰居的熟悉度一般熟悉和不熟悉的分別占 51.32%、3.95%,這在以往是不存在的,在聚居的農村大家幾乎都是認識的,而之后 6 個村莊混合遷移,造成社區的分配是比較分散的,因而左鄰右舍會比較陌生,再者城市社區的獨門獨戶的結構也讓動遷的居民之間的交流減少,熟悉程度會下降。 表 7:您目前對左鄰右舍熟悉的程度? 您目前對左鄰右舍熟悉的程度 頻數 百分比(%) 很熟悉 11 14.47 比較熟悉 12 15.79 一般熟悉 39 51.32 不熟悉 3 3.95 合計 76 100 對于獨門獨戶生活狀態的不適應的居民占據 14.47%,很不適應的占據 59.21%,這其中 30 歲及以上年齡群體的反應比較明顯,且他們對于城市社區生活時沒有經驗的,但是年輕人相對適應性比較高,再者很多并不經常在家里待著,因而對這種生活狀態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表 8:您對目前樓上樓下,獨門獨戶的生活狀態的感受如何? 您對目前樓上樓下,獨門獨戶的生活狀態的感受如何 頻數 百分比(%) 很適應 7 9.21 比較適應 13 17.1 不太適應 11 14.47 很不適應 45 59.21 合計 76 100 在涉及搬離原來的居住地后,社會關系變化上,居民的社會關系網絡的變化還是相對十分明顯的,縮小的占據 80.26%,比例已經是十分高了,沒有變化的占據 10.53%,大多是 20 歲-30 歲的人居多。 表 9:搬離原來居住地后,您的社會關系網絡有何變化? 搬離原來居住地后,您的社會關系網絡有何變化 頻數 百分比(%) 擴大了 3 3.95 沒有改變 4 4.26 縮小了 61 80.26 幾乎沒有了 8 10.53 合計 76 100 綜合以上三個問題的分析總結,搬遷后居民生活發生的變化對他們而言存在很多的不適應性,但是他們大多也沒有意識去改變什么,或者向社區申請一些服務幫助也是沒有的,在整體的歸屬感中這方面是最差的,這也是之后的社區治理時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5.居民對目前居住環境以社區附近的配套設施的滿意度 居民對于居住環境的滿意度發現一般的占據比例最高為 51.31%,比較滿意的占 27.63%,不滿意的占 13.16,非常滿意的占據比例最少為 7.89%。 表 10:您對現在的居住環境是否滿意? 您對現在的居住環境是否滿意 頻數 百分比(%) 非常滿意 6 7.89 比較滿意 21 27.63 一般 39 51.31 不滿意 10 13.16 合計 76 100 但是在配套設施方面則出現很多的分歧,主要是牽扯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場所,比如菜市場占 64.47%,調查過程中發現雖然其比例比較高,但是許多的菜市場主要是附近的小商販在附近固定的街道上臨時形成的,對于學校的分布雖有怨言,包括好的學校離社區相對有些遠,但是好在縣城不是十分大,在孩子上學的問題上糾結不是很大,對于其他地設施,比如門診醫院、超市等等都愛完善中,因而在社會生活中的歸屬相對是問題不大的,和以往農村生活相比甚至還多了許多的方便。 表 11:您現在居住地附近有哪些設施?(多選) 您現在居住地附近有哪些設施 頻數 百分比(%) 健身場所 13 17.11 門診醫院 71 93.42 商場超市 72 94.74 菜市場 49 64.47 學校 28 36.84 網吧 19 25 洗浴場所 11 14.47 美容美發店 47 61.84 合計 76 100 6.關于消費與收入的問題 對于家庭的收入居民是比較敏感的,具體的收入消費金額咸友仁講,調查的過程中獲得的信息也僅限于他們的看法和意見,居民們認為,附近的物價相對于以往農村而言還是比較高的,勉強接受的占 69.74%,太高的占 14.47%,和過去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或者物價水平相對低的農村社區比較許多人是不太能接受的,這也是經濟融合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特別是中年以上的人意見更為強烈,但好在他們的動遷補貼與保障減輕了他們很多的負擔。 表 12:您對居住小區內部以及附近的消費場所的物價的看法怎樣? 您對居住小區內部以及附近的消費場所的物價的看法怎樣 頻數 百分比(%) 太高,不能接受 11 14.47 較高,勉強接受 53 69.74 一般,可以接受 10 13.16 較低,完全接受 2 2.63 合計 76 100 7.拆遷后居民的休閑方式的變化以及心理狀況的變化 由于動遷之后許多人的生活時間的安排、工作的轉換等隨著環境的變化也發生很多的改變,在以往許多人打發時間以耕種、打牌麻將或者群體聚集閑聊家常為主,而現在方式會變得更為豐富,比如看書看報的、參與社區興趣小組的開始增多,但是他們許多人還是有不適應進入城市中后休閑娛樂的改變,一方面是對于許多新的娛樂方式的陌生,另一方面是參與活動的人的變化讓他們一時接受比較困難; 表 13:現在居住地您平時比較多的休閑方式有哪些?(多選) 現在居住地您平時比較多的休閑方式有哪些 頻數 百分比(%) 看電視廣播 46 60.53 聊天或閑逛 37 48.68 看書看報 14 18.42 參與社區興趣小組 9 11.84 上網 48 63.15 體育健身 15 19.74 打牌或麻將 36 47.37 其他 19 25 合計 76 100 在問及入住新的居住地心理是否會有焦慮或者恐慌,22.37%的人會有稍微的影響, 59.21%的人有一定的影響,在居住的空間、環境發生改變后許多人的不適應存在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社區中的社會支持方式顯然是沒有的; 表 14:入住新的居住地對您的心理是否會造成焦慮或者恐慌? 入住新的居住地對您的心理是否會造成焦慮或者恐慌 頻數 百分比(%) 會有比較嚴重的影響 6 7.89 會有一定的影響 45 59.21 會有稍微的影響 17 22.37 基本沒有影響 8 10.53 合計 76 100 8.居民通過何種渠道了解社區狀況以及參與社區服務的意愿 對于社區的了解以及動遷居民參與社區服務的意愿、方式等做的相關調查分析發現:居民了解社區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小區的宣傳欄占 45%,但是社區宣傳欄中所設計的內容大多是與福利相關的,且更新的并不是很及時,社區舉行的活動占 24%,活動內容大多也是一些宣傳推廣活動,所以在社區與居民的溝通上是比較欠缺的; 表 15:您通過哪些渠道了解社區的一些情況? 您通過哪些渠道了解社區的一些情況 頻數 百分比(%) 小區的宣傳欄 18 23.68 社區舉行的活動 42 55.26 媒體宣傳 6 7.89 其他 10 13.16 合計 76 100 另外社區居民對于參與社會服務方面的意愿而言,不參與的占 44.74%,比例占據最高,參與意愿不是很強烈;偶爾參與的占 40.79%,經常參加的比較少,占據 14.47; 表 16:您參與社區的一些服務嗎? 您參與社區的一些服務嗎 頻數 百分比(%) 經常參加 11 14.47 偶爾參加 31 40.79 不參加 34 44.74 合計 76 100 關于不愿意參與的原因不愿意參與的占 43.42%,經過調查發現他們大多是由于活動并不感興趣,周圍的人參與度也不高,有些從眾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并沒有參加過社區服務的經歷,因而不敢嘗試,再者沒有機會參與的比例占 31.58%,在社區的活動相對比較狹窄,也是與他人交流聯系缺失的一個原因。 表 17:您不參與社區服務的原因有哪些? 您不參與社區服務的原因有哪些 頻數 百分比(%) 沒有時間 19 25 沒有機會 24 31.58 不愿意參加 33 43.42 合計 76 100 綜合以上 8 個方面問題的調查分析,我們對于目前徐州市豐縣御苑新城社區融合的狀況有了整體的了解。對于動遷居民個人會因為自身年齡、學歷的因素在城市融合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限制,年齡越大,學歷越低的居民在市民角色、自我意識的轉變,以及在城市生活、就業、文化的適應的過程中與年輕人、高學歷的人相比會更吃力;根據對社區物業和居委會的滿意度調查、對環境改變后的個人心理等方面的變化,以及居民的社區歸屬感調查發現,目前御苑新城社區的社區管理存在嚴重的不足,在對于城市居民城市融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居民個人在城市融合方面的問題、外部社區支持系統、以及政府政策環境都有各自的不足。本論文將根據以上融合的現狀情況進一步進行問題原因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