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參考文獻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生二胎注意事項(同胞接納度)

      更新時間:2018-06-06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一)樣本的基本情況

      根據表 1,從樣本的性別狀況來看,男性青少年為 68 人,占 44.7%,女性青少年為 84 人,占 55.3%。說明樣本里女性多于男性,在數量上女性比男性多 16人。 

      從樣本的年齡狀況來看,7—8 歲的青少年有 32 人,占 21.1%,9—10 歲的青少年有 58 人,占 38.2%,11—12 歲的青少年為 62 人,占 40.8%可以看出在樣本里 11—12 歲青少年占了較大比重??傮w來看,樣本里的對象在 7—12 歲年齡段中較多是年齡較大的青少年。 

      從樣本的調查對象父母是否為獨生子女狀況來看,有 56 位青少年的父母是獨生子女,占了 36.8%,有 96 位青少年的父母不是獨生子女,占了 63.2%??梢钥闯?,樣本的大多數青少年的父母擁有其兄弟姐妹。 

      從樣本的家庭氛圍狀況來看,家庭中父母經常吵架的占了 36.8%,家庭中父母不經常吵架的占了 68.4%。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的家庭氛圍較和睦,但還是有一部分家庭的氛圍不和諧,這也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造成了影響。

      從樣本的家庭對孩子的分工狀況來看,兩個孩子住在一起都由父母帶的有 76 人,占了 50%,兩個孩子住一起,大孩子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弟弟(妹妹)由父母帶的有 57 人,占了 37.5%,兩個孩子分開帶的有 14 人,占了 9.3%。有 5 人均不符合上述情況??梢钥闯龃蟛糠智闆r下兩個孩子是住在一起的。 

      (二)“二胎”出生前后長子女的同胞接納度狀況對比

      1.二胎出生前后青少年在認知方面的差異

      (1)青少年在同胞出生前后選擇玩伴年齡上的差異

      由表2—1數據可知,參與此次調查的152名被調查者中,在弟弟妹妹出生前,玩伴年齡與自己相同的人數最多,占到了總人數的52%,玩伴年齡比自己大的有

      37人,占了24.3%,玩伴年齡比自己小的有36人,占23.7%。根據2—1卡方檢驗數據可知,sig值小于0.05,因此認為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對玩伴年齡的選擇有顯著的差別。其中,選擇與自己年齡相同的人數最多的原因在于,在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同齡群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齡群體容易滿足青少年的種種需要。蘇里文曾提出:“友誼的功能是互相證實、共享興趣和希冀、分擔恐懼、肯定自我價值、提供愛和親密坦露的機會。”與年紀相仿的同伴有平等親密的友誼關系可以讓青少年“通過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并獲得親密的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完成青少年期最重要的任務——“個體化”即心理上的斷乳,尋求自我感和自我認同。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之間缺乏一起活動及情感交流的機會 

      同時,通過對表中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被調查者中年齡較大的更傾向于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同輩群體在一起交往。探究其中的原因,從社會化的角度分析,處于三到六年級的青少年與同伴相處的時間非常長,而同輩群體之間有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他們更能玩到一起。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之間缺乏一起活動及情感交流的機會,這樣也會影響長子女對弟弟妹妹的接納度。

      從表3數據可知,在弟弟妹妹出生后,被調查者中有60.7%的青少年愿意和弟弟妹妹一起玩耍,對與弟弟妹妹交往持積極態度。有18%的青少年持中立態度,有14%的青少年持消極態度。根據表中sig值數據可知,sig值小于0.05,因此認為作為哥哥姐姐的青少年與同胞間的互動認知程度有顯著的差別。由賦分結果可以得知,青少年在同胞關系的認知方面的均分為3.546分,略超過了量表理論平均分3分。即二胎家庭青少年在同胞關系認知上有待提升的空間,仍有一部分青少年不愿意和弟弟妹妹有親密的互動。而兄弟姐妹在內部之間的互動度低也會影響外部活動(父母與孩子或孩子與父母之間)。

      從二胎出生前后數據對比來看,在弟弟妹妹未出生前,青少年多數選擇與自己同齡的玩伴交往而不愿意同比自己年齡小的交往,這也與被調查者處于學齡期,學習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與同伴群體交往密切有密切關系。在弟弟妹妹出生后,愿意和比自己年齡小的弟弟妹妹在一起玩的被調查者數量有所增加,在于青少年的溝通中,我了解到這與父母在平時與孩子有良好溝通有很大關系。

      (2)青少年在同胞出生前是否被告知的手足接納度差異

      從圖1數據可以看出,有41%的青少年在自己的弟弟(妹妹)出生前快出生了才被告知;有15.1%的青少年在弟弟(妹妹)沒有被告知;調查對象中只有40%的青少年很早被父母告知自己在幾個月后會有弟弟(妹妹)。其中,青少年在弟弟妹妹快出生時被告知的人數所占比例最大,原因在于在家庭社會化中,打算生二胎的父母來沒有事先考慮到長子女可能出現的焦慮和抵觸心理,更沒有將新家庭模式的建立納入生育計劃中來。育齡父母在做出生育二胎的選擇時有明顯的一部分人群沒有充分考慮長子女的看法,同時也沒有和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生不生二胎,的確是由父母做主,但家中孩子有知情權和議事權。

      “先斬后奏”的做法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樣也為孩子之間同胞關系緊張埋下了惡之花的種子。

      從表4數據可知,152名被調查者中有79名認為父母對于自己和弟弟妹妹的愛是一樣的,并沒有因為弟弟妹妹的出生而減少對自己的愛。但仍有27.8%的被調查者認為弟弟妹妹的出生分走了家長對于自己的愛。由賦分結果可以得知,青少年在同胞關系的認知方面的均值為3.42分,略超過量表理論平均分3分,即大部分青少年認為父母對于兩個孩子是公平對待的,但仍有一部分青少年認為父母偏愛弟弟妹妹,產生心里不平衡而導致消極的兄弟姐妹關系。 

      從二胎出生前后數據對比來看,家庭關系中,親子關系和同胞關系互動的質量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第二胎出生前父母沒有和長子女進行交流,有可能導致親子關系的沖突。從這個角度來看,沖突的親子關系和和睦的同胞關系不大可能共存在同一個家庭內。在弟弟妹妹出生前父母如果提前告知青少年,與長子女有充分的交流和溝通,這樣一來,長子女有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嫉妒心理,同時正確處理自己的同胞關系。

      2.二胎出生前后青少年在情感方面的差異

      (1)得知同胞性別前后青少年對同胞性別的差異

      從圖2數據可知,被調查者中有53%的青少年是想要弟弟妹妹的,有20%的青少年不想要弟弟妹妹,有27%的青少年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即無明顯的同胞意愿。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想要弟弟妹妹的青少年居多,這說明在青少年中并不是全然抵制弟弟妹妹的。究其原因,一是因為自己的同伴中擁有弟弟妹妹的人在政策開放后變多,而同輩群體的社會化作用是無意識地進行的,這讓青少年對擁有弟弟妹妹變得不那么排斥。二是網絡等媒體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大眾媒體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導向作用,對他們的行為活動具有暗示作用。諸如《二胎時代》這種展現二胎家庭生活的綜藝節目的火爆加之家長適當的引導也讓青少年對于二胎有了一定的期待值。 

      “同胞”具有一定的性別特征,青少年理想的同胞性別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同胞性別的期待。圖3是對青少年理想同胞意愿的統計,其中喜歡弟弟的有15%,喜歡妹妹和兩者皆可的分別都是37%,而都不喜歡的有11%。青少年在“理想的同胞性別”方面并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在數據中顯示出更多愿意接受弟弟妹妹的青少年傾向于選擇“妹妹”。 

      由表5—1數據可知,在男生中,喜歡弟弟的居多;在女生中,喜歡妹妹的居多,總體上看,選擇妹妹的人多余選擇弟弟的人。有表5—2的卡方檢驗來看,sig值小于0.05,因此認為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對理想同胞性別意愿上也存在有顯著的差別。 

      從性別角度看,發現兄弟姐妹的性別也影響著同胞關系。同性別的同胞組合相對于不同性別的同胞組合來說顯示出更高水平的親密關系和較低水平的敵意。在本次調查中,女性青少年所占比例較大,這也影響了最后的調查結果。

      從表6結果可以得知,青少年在同胞關系的情感方面的均值為3.51分,略超過量表理論平均分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爸爸媽媽,弟弟(妹妹)是和自己最親的人”,得分最低的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自己還是想當哥哥(姐姐)”。根據表中sig值數據可知,sig值小于0.05,因此認為作為哥哥姐姐的青少年與同胞間的互動情感程度有顯著的差別。可以看出,青少年在弟弟妹妹出生前對于同胞是有所期待的,在日常作為哥哥姐姐的體驗不如預期的好,因此產生了不愿意當哥哥姐姐的想法。 

      從二胎出生前后數據對比來看,青少年在弟弟妹妹出生前對于手足同胞是有一定的期待值的,會期待弟弟妹妹出生后和他們相處的場景。但在弟弟妹妹真正出生后,青少年對弟弟妹妹的期待值有明顯的下降。主要表現在大多數青少年并不以自己是哥哥姐姐而驕傲,如果有選擇也不愿意再成為哥哥姐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有期待值并不代表著青少年完全做好了成為哥哥姐姐的準備。家庭結構的變化難免會使家長更加照顧年幼的孩子。如果青少年不能及時適應身份、心態上的變化,那么原先對于二胎的期待值反而會讓作為長子女的青少年心生對二胎的嫉妒心理,從而變本加厲地成為后期其同胞接納度低的誘因。

      3.二胎出生前后青少年在態度方面的差異

      從圖4的數據可知,有17.8%青少年希望在自己更小的時候就可以擁有弟弟妹妹,40.8%的青少年覺得現在就可以接受弟弟妹妹,而有36.2%的人認為想要等自己再大一點,有5.3%的人并不想要弟弟妹妹。除了不想要弟弟妹妹的選擇之外,選擇“在自己更小的時候有弟弟妹妹”的人數所占比例最小。可以看出青少年并不能接受與同胞的年齡間隔小。年齡間隔孩子們究竟會形成競爭還是合作關系的原因之一,畢竟從生物的本能來說,在家庭可獲得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孩子們為了獲取這些資源,一定會產生競爭,因此他們彼此之間的沖突在所難免。 

      根據其他學者的研究,年齡間隔相差大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模范或教導關系。對于這152名7—12歲的青少年來說,他們認為哥哥姐姐與弟弟妹妹之間的年齡差得越多,越不容易對小家伙產生敵視,反而會更好地照顧、教導和支持他們①。但這不是絕對的,對于有多個孩子的家庭而言,如何養育兩個孩子,從而使其分擔一部分他/她所愿意承擔的養育年幼孩子的工作,并為第二個孩子提供成長和學習的榜樣,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去把握其中的平衡,這取決于家庭內部的環境和條件,取決于孩子不同的性格和氣質,取決于父母和孩子互動的關系,所以關鍵還是需要父母更加注意孩子們的反應,從而及時做出調整。

      從表7數據可以看出,在弟弟妹妹出生后,被調查者在態度上的總體均值在 3.54,略高于量表理論平均分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小伙伴都羨慕自己有個弟弟(妹妹),會以自己能當哥哥(姐姐)為驕傲”,最低的是“如果小伙伴說弟弟(妹妹)的壞話,自己會很生氣”。根據表中sig值數據可知,sig值小于 0.05,因此認為作為哥哥姐姐的青少年對同胞的態度有顯著的差別??梢钥闯觯嗌倌暝趽碛型髸a生要做弟弟妹妹小榜樣的意識,但仍存在緊張關系。 

      從二胎出生前后數據對比來看,在弟弟妹妹出生后,有近六成的被調查者還是很維護自己的弟弟妹妹的,不允許其他人說弟弟妹妹的壞話。有近兩成的被調查者排斥同胞。大部分青少年在被父母告知將來會有弟弟妹妹后,是需要一個心理準備的過程的。在弟弟妹妹出生后,青少年對于自己手足還是比較維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