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分析 1.歷史原因 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有兩千多年,雖然這種封建專制制度早在中國兩次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就被推翻,但是在老百姓,尤其是農村的村民來說,傳統封建社會的思想并沒有被因為封建社會被推翻而徹底的清除。因此,中國農村在受封建殘余思想下實行起來的村民自治制度根本上來說很難從實現村民當家做主。實現村民當家做主的這一過程不是這短短的三十年就能夠完成,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另一問題表現為是農村行政管理體制具有歷史的慣性。以往的鄉村治理方式,例如人民公社時期,對村民這一級有著十分嚴密的控制,致使公社和大隊之間有著極強的隸屬關系。然而村民自治確是要將鄉鎮政府和農村一級分開,角色關系發生了變化,鄉鎮政府的轉化為監督和協作的角色,這樣一來,無論是鄉鎮干部還是普通村民都很難適應這樣的改變。 2.政府因素 目前,大部分村干部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很少有相對年輕的人來領導農村,他們的思想認識存在誤區,表現出守舊、片面和狹隘等特點,這些認識上的特點導致他們對村民自治也存在以上的誤區。就如村民選取村委會成員一樣,鄉村干部在管理時注重的也是村里的經濟狀況,經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反映一個村莊的發展狀況,但這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夠代表整體。當前西丁旺村干部仍然覺得經濟發展是主要矛盾,政治建設是次要的,村民自治會威脅到黨支部的權威,從而甚至影響黨的領導。同時,村民的文化素質一般比較低下,就觀察來看,在選舉村委會成員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關注過候選人的文化程度,多半只有初中文化,由他們來管理村子的發展是荒唐的。村干部的這些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導致村民自治的難以實行。 3.農民因素 上文介紹,中國的封建社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封建思想文化在廣大農民尤其是老一輩農民那里早已根深蒂固。雖然建國后我國在思想上進行了大規模的解放,對封建社會思想的清除做出了一些努力,但這在當前民主法治不健全的情況下,產生的效果是有限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仍然影響著多數農民。這一點在西丁旺村出現最多,在于老一輩人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嘴里經常出現官家、公社等詞語,導致了村民自治之一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披荊斬棘。農民的民主意識不足,不能夠主動參與村中大小事務,最終導致村民自治問題的出現。另一個重要的農民素質因素在于農民的法律意識淡薄,民主和法制是一種天然的對立統一關系。西丁旺村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不僅是因為村民的民主意識薄弱,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村民的法制意識缺失。我國建國才不到七十年,“人治”的舊中國思想還存在不少人的腦海中,這就導致了現今仍有不少村民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通過法律的途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選擇了逆來順受的方式。村民這一問題在西丁旺村尤為突出。 (二)對策 1.提高村民民主法制意識 村民民主法治意識的缺失,直接影響到西丁旺村村民自治的實施,因此,提高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迫在眉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政府大力支持村民的民主行為,在村級事務中強調民主意識,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到村級建設中。保證村級事務有村民自己決定。二、提高村民的法律觀念。在筆者與村民進行聊天中,不少村民表示自己并不懂法,更被說如何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可以請法律從業者或者學習法律的學生下到農村對村民進行普法活動,為村民解答關于法律方面的知識,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 2.落實“四個民主”,真正實現村民自治 (1)規范民主選舉 讓民主選舉更加規范,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法律方面,進一步建立健全與民主選舉相關的法律法規,甚至出臺《村民民主選舉法》,使民主選舉有更為堅實的法律依據。其次,不僅要提高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這類村干部的整體素質,還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讓村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加強,提高村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積極性。這不僅使村民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利益,又能很大程度上使民主選舉更加規范。還要在選舉時成立專門的小組并召開會議,不論是籌備階段還是選舉階段,將各項事務落實到個人,讓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職責,依法履行并接受村民的監督,是民主選舉能夠公正合理并得到村民的支持和信賴。還要對民主選舉過程中的一些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在選舉前明確規定哪些行為屬于違法違規行為,并成立監督委員會,同時上級黨政機關也應對村級選舉活動全程監督。對選舉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法行為已經核實,立即做出相應的處罰。 (2)民主管理與民主決策落到實處 村民自治權利能否得到有效行使在于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能夠落到實處,因此必須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在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切實發揚民主,征集村民意見提出并發起討論,讓全村人一起參與其中。召開村民會議制定出符合本村實際的章程,盡力做到讓老百姓滿意。 進一步完善民主決策程序。在制定出的自治章程中,明確規定民主決策的程序,放在首位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其次要讓群眾的知情權、管理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得到有效落實。黨的知道要及時告知村民,在關鍵事情以及關乎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上交到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決議。 (3)強化民主監督機制,保障村民監督權 首先要讓村務公開得到真正地利用。第一,調整村務公開的內容。應緊抓村民關心的問題,凡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不論是政治、經濟或者其他,都要公開,并且保證內容的真實性。第二,保障保村務公開的時效性。村里的相關事務都要及時的公開并定期更換,確保村民能夠及時了解到目前村中的主要事務,不能出現公告欄中還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前的內容。第三,要適當地創新公開的方式,不僅僅只是在公告欄,還應配合著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化的科技。制定相關的監督機制,確保村民自治能夠健康的運行。在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同時做好驗收工作,確保選舉的正常進行,鼓勵村民監督舉報選舉中出現的違紀現象,并嚴肅處理。定期召開村民會議,將近期村中事務或決定向村民報告并接受監督,同時還要加強鄉鎮政府對村級相關工作的監督檢查。 3.解決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二者的關系 要想結果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之前的關系,不僅要從制度上加以重視,還要從法律上準確劃分這二者的權限,明確規定各自的工作程序、做事章程。更要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讓二者的活動是在有效的監督下進行,使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各成員能夠嚴格的按章辦事,各司其職。 加強培訓村干部,提高村干部整體素質。村干部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到該村村民自治的健康發展。就本次選舉調查情況來看,西丁旺村村干部的整體文化程度偏低,平均水平為初中文化,而且村民對于村干部的文化程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加強村干部的培訓工作,提高村干部整體素質意義重大。不論是換屆新上任的村黨支部還是村委會的各成員,有鄉鎮統一組織培訓,讓其在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從而對村民自治以及村“兩委”關系問題上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避免日后工作中出現不協調。 總體而言,村民自治這一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這四個方面在農村實施過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不能夠忽視其存在的問題,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對農民思想的影響還有殘留,農村以及鄉鎮政府管理者文化程度和道德素質甚至是我國法律方面的不完善等各方面都會對村民自治實施過程中產生影響,這必須給予重視,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農民不僅僅是為我們提供糧食這一簡單的存在,他們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面對村民自治存在的困境,應及時作出相應的措施進行修改補充,使村民自治能夠健康持久地發展,這不僅僅對農民具有重要的影響,更是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夠提高我國農村村民民主法治意識。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阿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