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反思-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最好的啟蒙老師也是走進美術的首要環節,古今中外許許多多著名的畫家如達·芬奇、梵高都是從對繪畫有特殊興趣開始的,如果想讓學生不知不覺的喜歡上美術繪畫和美術創作,想畫并且愛畫,首先教師要在美術課堂中創造有意思的小環節和活動借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美術發展興趣和自我表現的有力機會。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否吸引孩子就成了學生時候會喜歡美術課的重要環節,如果在教學中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不高,只是被動的完成教師布置的強制性任務或者作業,課堂氛圍壓抑沉悶沒有趣味性,這時美術教師就要觀察分析學生不感興趣原因,身為專業教師的我們應該從客觀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考慮到部分學生的特殊性,力爭把每個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 想要營造一種趣味橫生的美術氣氛,首先可以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誘導學生主動參與。從學習目標中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使他們從繁忙的學習和作業中在內心深處通過另一種繪畫方式發泄自己情感的沖動,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時發現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并進行健康疏導。在活動中,美術專業教師可以在不同年級中舉辦各種美術競賽,誘發學生主動參與,比如進行繪畫,手工,剪紙比賽,或者舉辦一年一度的燈籠節、創造百米集體畫卷等等。對于優秀的學生,教師要有意識的在師生和家長面前進行多表揚,多鼓勵,給予肯定,并在學校的展示欄中粘貼出來,讓他們懂得只有通過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會取得成功,才會讓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產生成功感的同時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動力和創作激情。回顧歷史,許多著名的畫家都是對美術產生濃厚興趣開始的,并在繪畫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奉獻著自己的繪畫作品成為現在世人珍藏的無價之寶,在教學中點燃學生的美術興趣只是第一步,想讓學生對美術興趣長期保存下去,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興趣需要進行調整,讓熱愛美術的學生始終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使興趣上升到學習美術的動力,促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美術技能和技法時,通過獨立創作使學生形成自身獨特的個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智力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所謂發散性思維就是根據學生的多種思維形式,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激發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美術教學中,可積極利用情景教學法,把有趣生動的場景運用到課堂環節中,讓學生定向的思維模式經過情景教學渲染,擴展學生的視野范圍,留給他們更多豐富想象的空間進行發揮和創作。首先,我們可以在有趣的課堂中進行恰當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此激發孩子在課堂中的情感發展,在游戲環節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促使他們發散性思維的產生。例如,在上四年紀美術創作課《節日的星空》,首先帶領學生欣賞了美麗的煙花后,讓學生了解煙花的一些顏色搭配和配色,很多學生都拿出了自己的水彩筆開始創作和臨摹節日中的煙花。其后,老師又逐漸啟發他們不用油畫棒,并把上課前準備好的水粉顏料、畫紙、牙刷發下來,讓大家嘗試性的用這些從未嘗試過的新工具試試看。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當注意到有些學生很會動腦筋時,在老師的一點點啟發下,學生有得用牙刷點,有得利用牙刷柔軟的刷頭在紙上畫出流暢的線條,有得干脆用手指來畫,教學效果比預想的還要好。最重要的是,通過課堂中的互動小游戲,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就能夠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突破了傳統的思維定勢,逐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如今現在的課堂越來越多樣化,在美術教學中恰當的利用“游戲”“都是孩子們喜愛并且愿意從事的繪畫活動,同時也能夠滿足愛玩好動有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的需求。其次,還可以利用現在先進的多媒體手段,根據備課的需求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再現出情景,有時間還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當回小老師”或者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在互動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構思。教師要看到學生中的個性差異,最大限度的開發他們的創作潛能。如,《飛天》一課中,教師采取情景式教學,開始時播放了一段充滿神秘色彩的音樂,把學生的思緒帶入課堂中,讓他們感覺到仿佛身臨其境,激發出他們對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音樂結束后,導入飛天課題,請班上了解歷史的學生當一次史學家,給班上的同學講解飛天的來歷,不同歷史時期飛天的藝術特征和呈現的繪畫形式是怎么樣的,也可以讓其他同學發表不同的繪畫意見加以補充,通過介紹和欣賞后讓學生題材不限的創作和繪畫,課堂結束后,學生給出的作品也是很有突破性。正是因為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遐想思維空間,突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同時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得到了更好的培養和更高的發展。 (三)學會觀察提高學生想象力 熱衷于想象正是孩童階段不可磨滅的特性,有意識的想象就是思考的簡單過程,許許多多新奇的點子都是在大腦中進行無數次的想象才得來的,想象的空間是無可估量的,只有敢想才會敢做。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讓他們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來,對人、事、物作為觀察對象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研究,再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加以想象才能發現新鮮的事物或結論。在美術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提出關鍵性的問題讓進行師生溝通交流,并留給學生自己獨立觀察和想象的空間去解決問題,啟發學生合理想象的豐富性和方向性。在想象的過程中,觀察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還可以運用身體的其他感官系統去感受一些事物,就像“看”,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認識周圍環境和事物最最直接的適應途徑,而剩下的是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給我們帶來了視覺外不同的感受,當我們進行想象過程中它們共同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觀察一些事物屬性或特征,除了要教學生用肉眼仔細觀察外,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去感覺去聆聽一段獨特的聲音或感受一段有趣的音樂,想象出各種變幻的旋律帶來聽覺的不同感受,讓學生用豐富的聽覺去體會一段音樂帶來的作曲家的情趣變化,發展他們的聽覺想象力;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只用自己的雙手,通過摸一摸的方式感受不同物品的大小形狀、表面質感,在大腦中想象出來并說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物品,運用觸覺來增進學生的想象力;準備一些食物或調味品,讓學生通過嘗一嘗、舔一舔食品的方式,用舌頭品嘗出不同食物帶來的酸甜苦辣,刺激學生的味覺的同時增進想象力的發展;通過讓學生用鼻子聞一聞身邊的常見的物體或者食物散發出的不同味道,對聞不出的食物可以品嘗一下,去感受不同物體帶來的氣與味,借助味覺來激發學生的嗅覺想象力。經過以上有趣的感知覺想象后,加上教師的引導和師生的互相交流下,讓學生充滿了無限的感知覺熱情,利用這種觀察的感受力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想象,繪畫的工具可以很單一,但畫出的內容一定要多彩,要有自己的獨特想象力。例如,教師在上《大樹的世界》這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去操場觀察梧桐樹和柳樹,讓他們分別觸摸梧桐樹和柳樹的樹葉表面的紋路和形狀,撫摸梧桐樹和柳樹粗壯的樹干的表面的質地,通過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的方式探索不同樹的葉頸根的生長規律,樹的形狀和觸感、葉子的顏色和氣味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感受等等,讓學生認識樹的造型之后向學生展示不同種類的有鮮明特色的樹,教學生學會運用點、線、面的形式加以想象把有生命的樹繪畫到畫紙上,一幅畫有了豐富的想象力才會更加有色彩,下課后孩子們都交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可以是無窮無盡的,想象的成果無需語言、年齡、國界,許許多多科技的發明都是從無限的想象開始的,教師不能在教學中諷刺或惡意嘲笑學生的純真想象力。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時刻保持快樂的童心,從學生角度觀察事物提高他們的豐富想象力,激發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探索求異 探索求異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探索性思考的去解決問題,有效率的美術課堂離不開學生的探索求異,讓學生養成探索求異的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通過“找一找” “比一比” “想一想” “畫一畫”多角度多方法多思考多對比等方式,認識事物、了解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拆分事物的特性進行新的拆分,對于開闊學生思路、發覺學生潛在智力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把探索求異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運用到美術課堂中,不僅把美術教育中的創造性思維從單一狹隘的密閉空間中拓展出來,探索求異這種發散性的創造思維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觀察分析問題然后去解決問題,是幫助教師更好的深入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 意大利藝術畫家達·芬奇對鳥類的飛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僅在繪畫方面獲得了偉大的不朽成就,還曾擔任過軍事工程師,設計出了多部飛行模型和各種軍事手稿,盡管達·芬奇的許多設計并未全部得到實現,但對未來包括對現在直升飛機的設計和潛水艇問世都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按照此方法,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探索實踐,引導學生把看似不相關的幾樣物品聯系起來組合成一種新的物品,例如,教師在上《紋樣》這一課時,思考紋樣是由什么事物變化而來的,出示太陽和荷花這兩項自然物的照片,要求學生進行欣賞,讓學生對紋樣有了初步認識后,提出一個假設問題:怎樣將簡單或復雜的自然物加工變化成紋樣?有的同學對簡單的太陽造型進行增加或畫了一個圓以后就進入了沉思,大部分選擇畫荷花,但在造型復雜的荷花只是一味地臨摹,沒有太多的想象。同學提問荷花造型復雜,認為很難畫,同學們建議他少畫幾片花瓣,并將花瓣都畫成優雅的弧形,師生進行互動,讓遇到困難的同學提出自己的問題,引發大家思考,共同總結歸納自然物如何轉化為紋樣的規律。最后,在已形成的構圖、造型色彩上再進行進一步的逆向思維模式,進行拓展性的顛覆,更換構圖,更換造型,更換色彩,啟發學生創造出可能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節課要求學生運用原有知識以及創新的認知策略去解決疑難。通過教學,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學會紋樣的設計,而是學會了探索求異的思維方式。現在的小學生探索性思維水平因為年齡階段并不完善,他們還不能自覺的發現問題后方案性的去解決問題,教師就應該在課堂中不斷提出求異的方向性關鍵問題,讓學生逐漸學會自己提出相關問題再進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多提問多實踐,培養起學生探索求異的思維模式,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五)建立起科學的評價機制 一份優秀的美術作品是用來衡量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和總結,也是對每一位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但現在的大部分教師太過重視作品畫面效果的獲得,只以個人的審美要求來做為美術作品的直觀性評定準則,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和真實感受,特別是對于熱衷于參加美術活動的學生,他們中間并非每個人都有很好的美術天賦和基礎,只以技能目標為評定依據,甚至不考慮年齡階段對技能技巧對學生要求過高,在評價過程中有的學生往往互認為優秀的美術作品卻被所謂的美術老師拒之門外或得分很低,這些不具科學性的評價標準更加容易挫傷了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和一種勇于表達自己自信心的想法,有的嚴重的可還能會給孩子造成彌補的心理陰影。這種不顧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師,早就應該得到學生、家長和班主任的否認。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因此作為21世紀優秀的藝術類教師,要有開放的視野、發現美的眼睛和懷著對祖國未來的敬業熱情,努力發掘每一位學生身上的藝術潛能。學生也是獨立成長的人,也有自身的獨立想法和獨特的個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建議方式去讓學生多學習多實踐多嘗試,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及人生觀,但在學習中不可以干涉和阻礙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發展,要讓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對于有叛逆心理的學生也要及時的進行溝通和交流。總之,在美術課堂中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的重要前提,進一步發掘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001年,教育部頒布《美術課程標準》。它非常重視課程評價。它所倡導的評價理念、評價原則、評價方式等具有藝術學科鮮明的特點,突破了長期以來對美術課程評價缺乏認識或評價方式單一的局面。首先,想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這種自我檢驗或檢查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及時的進行總結,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存在的優缺點,自覺的發現和改正自身的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自我完善和學習自覺性的提高。其次,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要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互相評價就是讓同學之間先互相評價再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和評價,最后是師生之間的科學的評價和互相交流。評價的方式不能故意諷刺貶低他人,評價他人的過程以發現對方優點為主,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對活躍班級交流氛圍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進步的優良品質,并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他人的評價,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是讓教師正確的對學生進行科學性評價。在日常的美術作業評價中得分低或評價較差的學生會失去對美術創作熱情,還會降低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自主性,所以,教師的評價只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評價學生作業中不要以優秀程度最為判斷學生好壞的標準,最重要的是科學的評價準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去衡量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行為表現,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對美術技能的掌握情況,在課后觀察學生在教學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養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表現,要做到賞罰分明。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時要特別注意語氣變化和語言的運用,低年級學生內心都比較脆弱,心理接受能力比較差,在評價過程中善于發現每個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主要以表揚和鼓勵為評價內容,切忌千萬不要用我們成人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繪畫內容,語言不要過激以免對學生心理產生陰影。對于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接受挫折的能力,但評價的語氣也要相對平緩,不要太過刺激。為了避免學生在互相評價時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中間可以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熱情使評價環節穿插的更具有生動的趣味性,努力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種輕松愉悅健康向上的學習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