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任務與目的 Searle繼承發展了西方語言哲學界日常語言學派代表人物之一Austin的言語行為理論,于1965年前后提出他的想法。他認為言語行為理論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是所有言語實踐都與言語行為有關,言語行為是言語交際的基本單位。他修正了Austin關于言語行為三分說的觀點,認為每個語句都包括:a. 說話本身構成的話語行為;b. 指稱和述謂,即命題行為;c. 以言行事或施為性言語行為。他還將施為性以言行事(言語行為)細分為斷言類或闡述類,指令類,承諾類,表達類,宣告類。Searle在其以言行事理論的基礎上,于1969年首先注意到并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他認為間接言語行為即是通過一個言語行為來間接地實施另一個言語行為。間接言語行為是一種施為性言語行為,說話人在表達一定意思的同時又表達另外一層意思。如何來理解這“另外一層意思” 呢?Searle隨即提出了“十步分析法”來對說話人要表達的“另外一層意思”進行邏輯推理,從而使聽者領會說話者的真正意圖。由于間接言語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聽話人與說話人對所處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因此對說話人話語真正含義的邏輯推理結果與效果也會有差異。對于英語語言使用者和英語學習者來說,理解英美國家文化對運用Searle的理論來分析解釋話語真正的意思是如何產生有很大的幫助。由于理論要結合實際來應用,我選擇了有大量對話的情景喜劇作為文本,分析解釋塞爾言語行為理論在日常對話中的實際應用。 本論文旨在以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結合美國情景喜劇《六人行》中的經典對白來分析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在分析“話語背后的真正含義”這一方面的應用,以加強英語學習者對本劇中對話的深入了解以及對話語真正含義的理解,促進日常交流的有效性。
二、調研資料情況 Jaszczolt, K.M.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Levinson, Stephen C.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Mey, J.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Peccei, J.S.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何自然, 《語用學與英語學習》.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胡壯麟主編,《語言學教程》第三版.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冉永平, 張新紅,《語用學縱橫》.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影視學美語—六人行》. 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三、初步設計方法與實施方案 由于語言的應用性極強,語用學在近幾十年來一直是語言學家研究的對象,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為解釋語言應用中“話語真正的含義” 現象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從而更好的解釋語言真正意義是如何產生的,使語言學習者更好的了解語言的應用,從而進行更好的日常交流。本論文將以分析綜述理論為基礎并結合美國情景喜劇《六人行》分析Searle所提理論是如何在日常對話中的應用。 定下選題范圍,導師講解論文總體流程 全面搜集資料,到國家圖書館等大型圖書館尋找相關的文獻 找到詳實的信息后,充分的閱讀和理解資料內容,并做好記錄卡 定下題目,寫作范圍,導師提供寶貴的意見并下任務書 對所選的材料進行篩選,摘錄和整理 定下論文提綱,修改細節 擬寫開題報告,征求導師意見 撰寫論文初稿 導師審閱初稿,指出修改之處 修改初稿,反復斟酌字句 提交二稿,征求導師意見 導師審閱二稿,給予意見 修改論文,推敲各處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