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開題報告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從歸化和異化角度探討諺語翻譯的方法和表達效果

      更新時間:2017-11-19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課題研究現狀:

        《現代漢語詞典》(2005:1573)中將諺語定義為“諺語是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2009:1595)中將諺語定義為“真實的給予建議的名言”(A well-known phrase or sentence that gives advice or says something that is generally true.)。從中外詞典的翻譯來看,諺語均來源于人民的口頭創作,更注重寫實,凝聚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經驗,反應了社會的現實和一定的社會規律,人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得到生活的智慧和啟示。由此可見,英語諺語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既是英語語言的精華,又反映英語民族文化的特征,因此諺語的準確翻譯就顯得極為重要。諺語翻譯不僅是兩國語言的翻譯,更加注重的兩國間文化的翻譯與傳播,一般情況下,諺語是最為直接的,民間的語言,所以能夠準確的翻譯諺語的內在表達是最重要的。這要求譯者對兩國文化有較深的了解。因而,對英語諺語的翻譯不僅要考慮語言的準確轉換,同時也要考慮文化的恰當轉換,以便使中國讀者既可以欣賞外國文化和語言的精華,又能了解豐富的民族文化。 對于英語諺語的翻譯,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意見。 尤金•奈達主張歸化翻譯法(2013:265)。他指出,譯文的表達方式應是完全自然的,并盡可能地把原語行為模式納入譯文讀者的文化范疇。而韋努第是異化翻譯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翻譯應“偏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韋努第在其《譯者的隱形》一書中批評了歸化翻譯的弊端,創立了異化式翻譯,以便更好地保留原文語言和文化差異。翻譯學者Robinson也認為“一個好的譯本總是要保留原來‘外語’文本中的某些有意義的痕跡”,即使用異化的翻譯方法(2013:265)。魯迅先生是著名的異化翻譯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寧信而不順(1981),認為翻譯就要符合翻譯語言的國家文化背景,強調翻譯作品的“原汁原味”,即保證閱讀者能準確無誤的理解外文諺語所表達的意思(2006:487)。孫致禮(2002:23:1)從我國一個多世紀文學翻譯的實踐出發,對歸化與異化的發展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論證。他在《中國文學翻譯:從歸化向異化》一文中提出了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翻譯方法。嚴復的翻譯的作品以歸化為主,他認為,翻譯的實質必須依照譯文讀者的讀書方式和風格,按照社會和歷史的實際現狀謹慎選擇。郭建中在其著作《當代美國翻譯理論》(2008:155)中所述——當考慮到作者的意圖,文本的類型,翻譯的目的和讀者的要求這四個可變因素時,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蔡平在其《翻譯方法應以歸化為主》(2002:23:5)的論文中提出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國際間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更加深入。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本國讀者通過本國文字了解他國文化,所以譯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要符合譯語規范,這樣才能讓譯文讀者理解,從而達到翻譯的目的,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歸化法將始終處于主導地位。”錢鐘書標舉化境,提醒譯者不要因為中外語言習慣的差異而使譯文生硬牽強,是針對異化采取的措施;李建軍在其《文化翻譯論》(2010)中指出,在文化翻譯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選擇單一的翻譯方式,或歸化或異化,要做到通俗易懂,又要不影響文化內涵的傳播,譯者首先要理解原文中蘊藏的文化,其次要有所分別的應用歸化與異化翻譯原則,最后還要關注譯文讀者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最大限度的避免讀者的不懂、誤解和曲解,以真正實現文化傳播的目的。 

       

      課題研究目的:

      英語諺語的翻譯實質上是能夠讓讀者更清晰地了解諺語背后的實際含義,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使用“歸化”、“異化”的方式進行翻譯。在英譯漢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對兩國文化和語言文字的了解。本文將從歸化和異化角度探討諺語翻譯的方法和表達效果,并結合文體角度對比這三種翻譯原則的適用程度,找出更適合國人閱讀和理解的翻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