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開題報告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中國傳統女性教育開題報告范文

      更新時間:2018-01-17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課題研究現狀:

          《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是著名美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Amy Tan)的處女作,譚恩美根據自己外婆和母親的經歷寫成該書,并于1989年出版。《喜福會》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并獲得了“全美圖書獎”等一系列文學大獎,還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創下了極高的票房佳績,使得譚恩美一舉成名,成為當代美國的暢銷作家。《喜福會》以舊金山的四個華人移民家庭中的四對母女的故事為經緯,生動地描寫了母女之間微妙的感情。該小說在華裔文學界掀起一陣熱潮,人們對其也是褒貶不一,華裔作家趙健秀對此表示質疑,認為故事持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認為華裔都是文盲,編造出個“傳統”小說來。華裔導演王穎則很喜歡這部小說,并將其改編為電影。作家南希·維拉德贊揚稱:“譚恩美在這本小說中的杰出貢獻不是揭露母女之間是如何彼此傷害的,而是她們如何彼此相親相愛,并最終寬容對方的。”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到對譚恩美及其作品的研究當中,并有許多相關研究成果從各種角度對《喜福會》進行了解讀。大多數學者關注其作者身份、文化沖突、母女關系、女性覺醒等內容,并根據這些方面對這部小說進行了研究。外國學者Bella Adams的Identity - in- Difference: Re-generating Debate abou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2006)對《喜福會》中國母親和美國女兒的身份沖突進行了研究,再如,Patricia L Hamilton對小說中表現的風水、星象、五行元素對中國的傳統信仰進行了解讀。當然,研究中更是不乏諸多國內學者的身影。例如,鐘營(2009)通過談論電影《喜福會》中人物的雙重身份來引導讀者關注作者譚恩美的雙重身份。又如,彭桃英(2006)從中美文化的隔閡、沖突與融合來解讀《喜福會》,認為小說通過對移民母親和美國女兒兩代人之間的誤解和沖突到溝通與理解的描寫,表達了中美兩種文化的矛盾和對立以及兩種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吳曉蕓和熊萬瓊(2008)從母女關系的角度解讀小說,認為母女間的誤解、沖突、溝通理解,到最后的認同反映出東西方文化互相碰撞、溝通和交融的過程。榮偉(2012)認為《喜福會》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展現了華裔女性的命運演化史,譚恩美巧妙地將后殖民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問題結合在這部小說中,揭示了華裔女性沉默的根源,呼吁女性發出自己的聲音,實現自身的解放,尋找非殖民化出路,從而體現了作者的后殖民女性主義思想。另外,也有一些學者試圖研究小說中表現的教育觀念。比如,王雅萍(2012)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對作品中的母女沖突進行了探討。王小玲和龍森祥(2013) 認為中美文化差異固然是導致母女沖突的主要原因,而母親對女兒教育的誤區也是導致母女沖突的重要原因,譚恩美筆下所反映出來的家庭教育誤區是我們當今很多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所面臨的問題。 

      課題研究目的:

         《喜福會》中描述的四位華裔母親各有自己不同的家庭教育觀念與方法,然而不同之中又能窺見相通之處。我們能從四位母親的教育方式中發現中國傳統教育的特點,尤其是女性的家庭教育。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教育觀念也呈現多元趨勢,《喜福會》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傳統女性教育與其受外國文化影響所面臨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大多從文化沖突方面對該書進行了研究,而對其展現的中國傳統女性教育研究相對不多,因此,本文意從《喜福會》中所表現的中國傳統女性教育觀念的特點、作用及其影響入手對其進行研究,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小說原作。    

      課題研究要點:

        1. Introduction 2.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s Education 2.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s Education 2.2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s Education   3.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s Educ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3.1 High Expectation 3.2 Forcible Inculcation 3.3 Lack of Communication 3.4 Moral and Life Education 4. Conclu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