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題背景(含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及評價)與意義。 如今,銀行卡持卡人卡內資金越來越不安全,時常出現銀行卡被冒用,被盜用或者使用偽卡進行交易的情況,使持卡人卡內資金和銀行信貸資金遭受損失,發卡行憑借其與持卡人協議中的格式條款規避其應承擔的責任,進而將責任轉嫁給持卡人承擔,基于此,希望能夠理清發卡行與持卡人之間的合同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在銀行卡交易糾紛產生之后,發卡行是如何將責任轉嫁給持卡人的,以及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護持卡人的合法利益。希望能夠得出限制發卡行對自己進行免責的行為,促進銀行卡業務的良性發展。 美國在經過了整個70年代對于信用卡立法高潮之后,信用卡行業逐步走上規范化,隨后法律法規的不斷修訂和完善為信用卡產業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例如,美國國會通過的《消費者信用保護法》規定,信用卡的發卡人對信用卡是否經授權使用負舉證責任;發卡人應該采取措施識別信用卡的使用人是經過授權的。美國的這些法律規定及其法院判例中都不乏我國可資借鑒的成份。美國今天信用卡業的發達與其相應法制的成熟是分不開的。 而目前,我國的信用卡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的發展卻是現狀喜憂參半。一方面,政府對于信用卡法規的建立日漸重視,銀行卡、信用卡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逐漸出臺;然而另一方面,我國關于信用卡的立法與發達國家的立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相關法規無法涵蓋信用卡業務的整個流程,降低了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縱容了大量的信用卡犯罪,給銀行造成很大損失,直接束縛了信用卡業的進一步發展。 2、選題研究的方法與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采用了一下幾種研究方法: 理論聯系實際。本文通過對現實中大量案例的分析,發現其中法律問題的所在,綜合所學有關法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剖析探究,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文獻研究法。通過對國內外學者的著作進行查閱研讀,了解我國及其他國家對銀行卡交易糾紛中責任的認定問題,以及各家對此所持的觀點。 價值分析法。通過站在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價值權衡,從而希望能夠找出一些解決責任認定的方法。 主要內容: 一、銀行卡法律關系 (一)信用卡法律關系 1、持卡人與特約商戶的法律關系 2、發卡行與特約商戶的法律關系 3、發卡行與持卡人的法律關系 (二)借記卡法律關系 二、持卡人身份的認定 (一)銀行卡的真實性對確認持卡人本人身份的作用 (二)銀行卡密碼對持卡人本人身份的確認 三、銀行卡糾紛中責任的認定 (一)銀行卡偽卡交易中責任的認定 (二)銀行卡冒用中“表見代理”的責任認定 (三)對銀行卡格式合同條款的法律規制 3、研究條件、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和預期的結果。 研究條件: 1.通過系統法理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法學基本理論。 2.已收集了一些相關資料和典型案例。 3.有相關的專業教師的指導。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由現實常見的銀行卡糾紛案件出發,介紹持卡人本人與發卡行之間的合同關系,著重探討在銀行卡交易產生糾紛后,責任的認定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意見以及在與發卡行締約時如何規制發卡行提供的格式條款,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持卡人的合法權益。 預期結果: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字數800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