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免費論文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淺析舒曼鋼琴套曲《蝴蝶》OP.2

      更新時間:2018-01-20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摘要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繼舒伯特、貝多芬之后19世紀又一位德國優秀的浪漫派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他為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音樂創作方面,他將內心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充滿真情實感。羅伯特·舒曼的想象力極其豐富,在音樂創作方面,他將內心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充滿真情實感。同時,他將詩意融入到作品中,注重作品在文學方面的發展,使作品更具抒情性,吸引了廣大熱愛音樂的聽眾。他大膽的創作特點,使音樂作品更具新鮮感,為其他音樂家的創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樣本,其作品也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為德國音樂歷史樹立了不朽豐碑。舒曼的鋼琴樂具有清新的風格、優美旋律和注重人性刻畫等特點,使鋼琴音樂的內容豐富并富有韻味。鋼琴樂在舒曼的音樂創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舒曼在鋼琴樂創作上,吸取其他作家在創作特點中的精華將其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并在此基礎上發展鋼琴創作,將他們進行整合,成為整體。

      是舒曼鋼琴樂中短小的作品,其具有豐富的美感。創作于19世紀,這部作品深刻體現了舒曼將音樂與文學、詩結合的音樂創作風格。舒曼懂得的文學知識豐富、涉及的范圍廣,所以在他的他創作中都樂意體會到文學的氣息,《蝴蝶》的創作基于Jean-PaulRichter的自傳體小說,而《蝴蝶》這個題目具有兩個含義。第一從表面上看,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蝴蝶。第二從深層次看是指一種西方在狂歡夜時所戴的面具。《蝴蝶》由12段小品構成,其中的每段都有不同的音色抒發作者不同的情感,其體現了舒曼獨特的創作藝術特色。

      關鍵詞:蝴蝶;鋼琴套曲;舒曼

       

       

      第一節生平簡介

      舒曼出生于1810年在德國茨維考,舒曼全名叫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舒曼很幸運生活在富裕家庭。父親弗里德里·奧古斯特·舒曼是一位出版商,一生熱愛文學、熱衷于音樂創作,舒曼受其父親的影響,6歲學習鋼琴,7歲開始作曲。面對父親的離去,舒曼不想傷母親的心,聽了母親的話考到了萊比錫大學學了法律。一場演奏會改變了舒曼的命運。使他想要成為一名鋼琴家。他寫信告訴母親要將音樂作為自己的職業,他的母親也作出了妥協。為了他的鋼琴夢,他不斷地努力著,先是自學鋼琴,后又拜維克為師。他每天都在鋼琴面前練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了使自己的手彈的更快,他自己創造了一個使手指肌肉發達的機械,但由于這種方法不科學導致他的中指壞掉,并與鋼琴家的夢想錯過,他沒有放棄反而轉向作曲的道路,在作曲創作中依然以鋼琴創作為重要內容。在寫作技法方面,他跟隨年輕的指揮家海因里希·多恩學習基礎練習、對位法和寫作二、三聲部的賦格曲。在舒曼23歲時,他的第一部作品產生--《交響練習曲》1834-1844年,他創辦了《新音樂雜志》,宣傳自己的浪漫主義音樂觀,他認為音樂的表現、感情的流露,能夠傳達藝術家對于世上一切事物的情感體驗。在《蝴蝶》、《狂歡節》、《C大調幻想曲》等組曲中都體現了舒曼浪漫主義的音樂觀。

      舒曼在老師家學鋼琴并在老師家住,舒曼與老師的女兒慢慢的熟悉起來,還成為了好朋友。老師女兒克拉拉非常欣賞舒曼豐富想象力和編童話故事的才能,他們之間保持著純真的友情。隨著克拉拉年齡的增長,思想也變得成熟,兩人不斷的產生了愛戀。不久,舒曼與克拉拉相愛了,但克拉拉的父親卻不同意這場婚姻并不惜一切地破壞他們兩,因為維克認為自己女兒的能力不足與舒曼不合適。維克將克拉拉困在家里,不讓他們兩個相見。舒曼將自己對克拉拉的思念與愛融入到作品的創作中,使作品流露出真情實感。

      舒曼和克拉拉無法控制對對方的思念與情感,他們將此事告訴上了法庭,經法庭的審判,在克拉拉生日當天他們攜手走進婚姻殿堂。婚后他們十分恩愛,共生了8個孩子。結婚使舒曼創作命運轉變,并將婚后第一年稱“歌曲年”。舒曼在這一年中創作了多首藝術歌曲如《婦女的愛情生活》、《詩人之戀》等。

      舒曼與克拉拉雖然感情和睦,但他們在各自的事業上出現很多矛盾。舒曼的創作需要安靜而克拉拉恰恰相反。克拉拉那時已是一位聞名的鋼琴家,常赴國外演出。在當時年代,只有在丈夫的陪同下女性才可以去旅行。舒曼的內心希望能在收入與聲望上比老婆強,他不斷地去努力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擔任指揮、擔任過樂團的音樂總監、當維也納音樂學院院長,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不久之后,29歲的姐姐埃米莉因憂郁癥而自殺,隨后父親也去世了,親人的相繼離去使他對孤獨產生抗拒,從1852年開始,舒曼精神失常的狀況日益嚴重,開始出現幻覺癥狀,1854年2月底,在一個雨天,舒曼突然沖出門去,幾個小時之后被人送回家,原來他跳進了萊茵河,幸好被漁夫救起。在舒曼同意后,家人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醫生不許克拉拉與他見面,只有勃拉姆斯等幾個友人獲準可以見他。19世紀中期,舒曼離開人世。舒曼走后,他的妻子創作了舒曼全集,通過作品來傳承舒曼的音樂使命,使得她得到了別人的尊重與敬愛。

      第二節舒曼的創作風格

      1.和聲的色彩性

      雖說舒曼的音樂體裁及作曲技術很多方面都汲取了古典主義時期的精華,繼承了古典主義嚴謹的和聲理念,可是在那個追求熱情、大膽、浪漫、更強調表現內心情感的浪漫主義時期,他不能只去繼承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那種均衡、完整的形式結構,從而常常使用轉位和弦以及不協和和弦,這樣一來,就使和聲的功能性更為擴大,運用的范圍也更廣,和聲色彩性也更為強烈。

      2.旋律的獨特性

      舒曼將詩意融入到作品的創作中,舒曼將獨特的節奏轉調運用到作品中使我們在相同的旋律體會到不一樣的感覺。舒曼參考巴赫復調對位形式使其作品樂句具有整齊簡練等特點。舒曼運用卡農等獨特的手法使作品中的旋律具有獨特性。3.節奏的變化性

      處在浪漫主義的創作時期,舒曼對傳統的創作手法進行揚棄,接受了貝多芬的創作風格,舒曼在其作品中融入多種方式來增強作品的節奏感。舒曼使用大切分附點以及重音后置的方法增加作品中的不安情緒。原有3/4拍強拍置于第一拍的位置,在舒曼手中,卻經常處于第二拍、第三拍位置,就失去了原有節拍的拍感,打亂了原有的組合順序,因而呈現出極度不安的音響效果,明顯的體現出舒曼本身另一種恐慌無助的性格。在《蝴蝶》中,舒曼將“波洛乃茲”的節奏進行改造,使它原本所具有的特點丟失,使作品更富有幽默感、嘲諷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