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地環境相對特殊 1 地理環境相對特殊 紅河縣位于滇南山區,是一個環境特殊、發展落后的國家級貧困縣。該縣的代課教師主要分布在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山區,這些地區教學環境艱苦基本上是距鄉(鎮)幾十公里的“一師一校”自然村小,教學設備簡陋基本上所有的教學工具就是粉筆、黑板擦和黑板,而當地的教室及教師住房多為“土基房”安全性能差,通信工具在這些地方根本無信號而言,且出入村子大多無交通工具,需步行,且步行時間基本超過2小時,有的長達7、8小時。因此,許多正式教師不愿到這些地方任教,即使去了也呆不長就通過各種渠道調走了,據調查許多正式教師被分到該地區,名字已經到了該學校,但人還沒來到就先來了一個借調令,就莫名奇妙的被調走了。因此,學?;蚪逃块T就只能聘請當地有知識的人為代課教師,只有這些老師才能留得住、呆得長,才能安心的留在在學校教學。 2 語言環境相對特殊 紅河縣的代課教師多位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因為地理位置偏遠,與外界交流較少,因此,還保持著原生態的少數民族語言。據調查發現當地的啟蒙教育和低年級教育,基本上都是在使用雙語教學,教學的老師多為本村寨有知識代課教師,因為他們既懂當地方言又懂普通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向當地學生施教,據少數民族當地代課教師介紹,也曾有過許多外地教師過去任教,但都因語言障礙無法施教而被迫調走。假如你是一個不懂的當地方言老師去當地施教,就會像一個不懂漢語的英語老師向不懂英語的中國學生施教,這是無法進行的,因此如果我們強行將這一部分教師清退哪怕補充上來正式教師,但他們如果不懂得當地方言,這也是變相的在逼迫學生和老師離開學校。
(二)當地發展比較滯后 1 財政力度不足 西部山區的縣市大多落后于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邊遠山區的縣,財政收入就更低,紅河縣2010年完成財政總收入393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229萬元,全縣地方財政支出完成34174萬元,其中教育支出8649萬元。[ 王洪興: 《紅河縣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10月30日。] 可見紅河縣的支出明顯大于收入,其中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25.2%,遠低于2001年一般城鎮58%的教育支出[ 薄建國: 《代課教師的政策與法律問題——兼論中小學教師聘任制與定期交流制》, 中國教育法制評論, 第4輯,2006年,第4輯。],因此導致貧困山區的教育很難有前足性的發展,不能解決當地的財政問題就不能解決教育落后的問題。 2 教育相對落后 由于紅河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全縣的財政收入較少,且位于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村落較分散,教學點也相對分散,全縣教師共有2261名,代課教師有300余人占教師總數的14.5%,其中一師一校的教學點有82個且代課教師多存在與這些地區,由此可見該縣的教師嚴重缺編從而導致教學力量的嚴重不足,且因地理、生活環境的差異導致在崗的正式教師都往縣城及鄉鎮里調,使農村教師大量缺乏導致教學能力的低下,使教學質量很難提升。 也就是由于上述這些原因導致紅河縣的邊遠山區存在大量的優秀代課教師,他們在學生最需要,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十年如一日的奉獻著他們的青春,他們堅守的地方時紅河縣最貧困、最最邊遠的地方,從事著工資微薄但任務光榮的教育事業。若在這些地方實行清退政策且沒有相應合理的解決方法,必將導致大量代課教師失業,大量學生失學,當地教育部門、財政部門面臨教育、財政兩大難題。據長期的調查訪問這些情況在許多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尤其是邊境地區這些現象更加嚴重,因此我們應把握好時間,把握好方法,使代課教師能有序、合理、逐步的退出,使清退代課教師可能會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