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面對國際市場,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自身競爭力,已成為我國企業的當務之急,也是迎接全球經濟挑戰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還存在一些問題。要解決存在的問題,需要在體制、政策、法律、市場等方面下大功夫。針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提出了加強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具體思路。 [關鍵詞] 企業 技術創新 創新體制 技術進步 現代企業技術創新是指企業獲取并應用技術成果,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滿足市場需要并創造市場需求,從而得到更大效益的創造性活動。技術創新涉及科學、技術、組織、金融和商業等一系列活動,是一個涉及多個環節、階段的復雜過程。技術創新包括以下5個方面的含義:①技術創新不是單純的技術概念,而是技術經濟概念,技術創新是技術經濟活動;②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③技術發明是技術專家完成,由企業家組織實施的;④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于市場需求;⑤技術創新需要一個系統,并在一定環境下完成。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實質演變為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誰擁有大量的知識產權,誰的技術創新能力強,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因此,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強弱已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成為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內容。 一 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 (一)我國企業技術創新取得了顯著成就 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集成、網絡、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化方面,我國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有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首先,企業科研機構整體實力得到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初步形成。20年紀80年代以來,我國企業的科研機構、科研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其次,以科技為先導,原始創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重點抓了一批對我國工業經濟增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項目,如光電子技術、軟件和數字網絡技術、基因工程等;第三,開發了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新產品,推動了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在企業中得到推廣應用,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第四,以高校作為重點的產學研結合取得一定進展,部分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建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第五,民營科研機構迅速發展,民營科技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技術創新的內涵不斷增加;第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框架初步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化已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七,我國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體制環境、產業配套環境不斷完善,為技術創新營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1.2 我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1)技術創新的體制環境制約因素存在。技術創新的體制環境是指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法規及其執行來有效地保護技術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技術創新的總體進程、維護市場經濟運行的公平原則,從而營造一種有利于促進技術創新的社會環境。我國目前面臨的技術創新環境制約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體制性障礙造成的。現有體制尚沒有形成技術創新活動的良好制度環境。表現在:①政企關系不盡完善。一方面,政府職能轉變的滯后和過多的行政干預,使許多企業的技術引進、技術改造帶有濃厚的政府行為色彩,導致企業仍然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投資主體;另一方面,政府各機構對技術創新的管理協調不力,在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創新項目的選擇存在盲目性,甚至出現了新的重復建設和投入的分散化;②相關法規和政策體系尚待完善。我國的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執法不嚴以及其他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技術創新的進程。此外,科技開發貸款制度,將科技開發經費打入成本政策、科技人員獎勵政策、減免稅政策等因素是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方面;③現代企業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結構。由于真正意義上的公司治理結構還沒有建立或動作不規范,使企業仍然是產權不清、政企不分。其后果是,一方面,企業難以成為自主型的市場主體,創新的能力和壓力不夠,企業自主開發的產品少,缺乏競爭力;另一方面,導致企業管理機制的缺位,企業沒有成為利益分配的主體。 (2)技術創新的投入要素不足。表現在:①企業對技術創新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歷史表明,無論什么時候,技術創新的規模和水平都以整體投入為基礎。按國際慣例,技術開發資金只占銷售額1%的企業難以生存,占2.6%的可以維持,占5%以上的才有競爭力。2002年,我國大中型企業R&D經費僅占產品銷售收入的2.3%,占世界的1.1%,我國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能否在短期內縮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在高新技術方面的有效投入;②技術開發人員缺乏。衡量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強弱標準之一就是人的因素。據統計,2002年,我國2 406家大中型企業中,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技術開發人員51.8萬人,平均每個企業不足23人,占職工總數的1.26%,遠低于發達國家25%~30%的水平。同時,每個企業的R&D機構中只有24.7名科技人員,僅占企業總數的9.3%,并且現有科技人員的作用未能充分得到發揮。 (3)有效的技術創新中介服務體系沒有形成。技術創新能否成為一個國家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關鍵在于技術成果產業化。我國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弱,高技術產業化程度低,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的轉化率不足2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盡管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明顯增強,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30%左右,但與世界發達國家70%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形成有效的技術創新中介服務體系。在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中介服務機構能有效地傳遞信息、協調產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對企業而言,中介服務體系的支持和幫助不可或缺。但是,我國中介機構普遍存在隊伍素質不高和裝備條件差等問題,還有場地、設施和服務水平不盡如人意。由于沒有形成互補的服務體系,中介機構的運作往往各自為政,其綜合服務效能遠遠沒有得到發揮,也不能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4)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及創新的關系沒有定位好。大多數企業只重視把技術引進來,掌握技術的基本情況,達到提高國產化率即可,忽視了對技術詳細的消化、吸收及進一步創新、開發,導致不少項目的低水平重復引進。即使對技術進行改造,也是起點很低,未能形成與工藝、技術、裝備、試驗加工、測試同步配套的整體改造。 2 大力加強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思路 針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要解決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所面臨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2.1 營造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的體制環境因素 (1)必須實行股份制度的企業改革。我國應該以高科技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為突破口,加快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因此,必須創新體制,使企業成為產權明晰的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允許技術和管理等智力因素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和參與分配。政府有關部門應該盡快推出科學、合理的關于技術創新價值和所占股份的計算方法,并讓有關評價機構對技術創新進行正確評估。 (2)必須建立與技術創新配套的融資制度。技術創新、投資本身具有風險性和長期性的特點。目前,我國技術創新投資主要來自銀行,而銀行貸款首先考慮安全性,同時銀行貸款也盡量支持“短平快”的項目,以便獲得短期利益。因此,銀行往往不愿意對具有長遠意義的技術創新貸款。這一特征不符合技術創新對投資的風險性和長期性的要求,這是導致我國技術創新發展不快的一個根本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部門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除了繼續增加我國上市企業的數量外,要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專門高新技術企業板塊,讓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能上市融資;二是允許和促進我國各個地方建立小型的地方性的股權市場,通過這種股權市場獲得風險投資,這對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極為重要。國家可先在全國53個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二板市場為試點;三是各級政府可以設立創新基金,支持企業技術創新。(3)必須發揮稅收杠桿作用。稅收優惠對企業的技術創新有著直接的影響。美國政府為鼓勵企業的技術創新,計劃在20世紀最后5年中,拿出65億美元用于企業技術創新的減免稅優惠。相比之下,近幾年我國對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實質情況的稅收優惠不多。這將直接影響企業開發和生產新產品的積極性。因此,政府必須制定稅收鼓勵政策,一是對企業購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進行技術改造項目的國產設備,實行按40%的比例抵免企業所得稅;二是對進口先進技術與設備可實行減免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等;三是明確規定R&D、科技人才工資等支出劃入無形資產的辦法。此外,要落實高新技術產業的鼓勵政策和技術創新政策,同時要盡快制訂、完善并出臺與政策相關的配套實施細則,協助企業用好用活企業技術創新政策。 (4)必須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技術創新需要利益機制的刺激,而對技術創新活動既有效又有約束的利益機制是產權。目前對知識產權的各種侵權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技術創新的發展,干擾了一些領域的正常經濟秩序。國家要從法制經濟和信譽社會的高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侵權者給予重罰和嚴厲的打擊;同時,加強知識產權的宣傳教育,讓人們真正認識到侵犯知識產權和侵犯其他財產權一樣違法可恥。國家有關部門應當盡快制定產權交易中知識產權的定價和交易規則,充分體現知識產權的價值。 (5)必須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抓緊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反對壟斷、保障公平交易、保護公平競爭的法制體系,嚴格執法,創造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國有企業提高效率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切實加強市場管理,清除分割、封鎖市場的各種行政壁壘,防止任何形式的地區封鎖、城鄉分割、行政壁壘和部門壟斷,提高各類市場主體的契約意識和信用意識,堅決依法打擊走私販私、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以及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經濟犯罪行為,有利于創新產品暢銷市場。 2.2 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進步的主體 (1)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www.628tf.com建立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方式的技術創新體系及運行機制,支持企業建立不同形式的技術開發機構。國家和各省重點企業都要建立高層次、綜合性的對本企業發展戰略擁有決策權的企業技術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的有效運行機制。企業技術中心要加強自身建設和機制完善,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的開發能力。 (2)強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為了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首先,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縮短國有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其次,要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進一步的開發工作。在技術引進中應加強宏觀管理,防止重復引進、盲目引進和低水平引進。對一些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國家應統一引進,然后組織產學研進行聯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轉移到企業。 (3)重視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首先,在企業內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創新氛圍。搞好企業現有人才的開發和利用,加強培訓力度,不斷擴充科技人員的研究領域,改善其知識結構,使之成為既有技術專長,又有市場眼光的創新型人才。其次,加大急需人才的引進力度。尤其要針對關鍵技術人才、技術創新管理人才和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引進。最后,強化激勵機制,在制度上形成“事業留人”環境。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營企業實行產權多樣化、知識產業化,通過技術入股、管理入股、員工持股和股票期權、創業股等多種分配、獎勵形式以及建立相應的制度,實行技術發明人、企業管理者及企業職工的持股、股票期權、優先認股權等方法,使技術與管理轉化為資本或股權。創造有利于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形成人才引進、評價、鼓勵和留人機制,使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更加科學、有效、持續發展。 (4)實行產學研一體化。要從根本上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必須明確科研機構、企業、中介組織和政府之間的合理分工和有機聯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確立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企業的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克服科研機構分散、低水平重復、缺乏相互合作的現象,促進科技、教育、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加強“產學研”結合。我國企業只有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建立以“產”為主,“產、學、研”結合的聯合體,充分、積極利用大專院校成為高新技術的孵化器的作用,才能有效促進科研成果和科技發明的產業化和商業化。 (5)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技術服務機構要協助做好政策指導、項目管理、信息服務等工作并完善技術創新信息網,及時發布技術政策、科技成果、難題招標、新產品介紹和技術人才供求信息,并培育發展技術市場,辦好各種形式的技術成果交易,建立洽談等活動。結合當地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強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創業人員的服務業務,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針對投資、融資渠道不暢問題,大力發展創業投資服務機構、吸引社會資金支持科技創新活動。深化科技中介機構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吸引專業人才進入各類科技中介機構,帶動服務質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