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免費論文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人類的攻擊性行為

      更新時間:2018-08-27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兒童攻擊性行為是兒童常見的問題行為之一,在教學實踐與家庭生活中屢見不鮮。由于攻擊性行為的特殊性,其成因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函數。本文從攻擊性行為的界定、人類歷史與攻擊性行為的關系、普通心理學下的攻擊性行為作為開端,在讀者充分理解攻擊性行為的基礎上分析學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成因、以及對干預矯正提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歷史;攻擊性行為界定;學前兒童攻擊性成因;攻擊性行為矯正;

      一、人類的攻擊性行為

      (一)攻擊性行為的界定

        想要研究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我們首先要對攻擊性行為有著足夠的了解。攻擊性行為雖然在人們的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對于什么是攻擊性行為人們卻有著不同的觀點。多拉徳(T.Dollard)、西爾斯(R.R.Sears)等人認為攻擊行為時“以傷害另一生命機體為目的的一種反應”①阿倫森(E.Aronson)將攻擊行為界定為:“一種目的在于引起傷害和痛楚的行為”②希爾加徳(E.R.Hilgard)則認為:“攻擊行為是蓄意損害別人或者破壞財產的行為。”③心理學家巴斯在《侵犯與越軌的控制》一文中以純粹的行為主義說:“侵犯是向另一有機體釋放有害刺激的一種反應”④當我們在判斷一個行為是否是攻擊性行為時,不應當只看這個行為所造成的結果,而應該去行為背后的動機。假如兩種一樣都會導致對方受到損害的行為,一個是有意而為之,一個是無意而為之,那么顯然后者并不屬于攻擊性行為。例如,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兒在游樂園里玩,想吃糖葫蘆,于是問父母要。而父母不肯給,于是男孩兒就打了爸爸一巴掌。雖然這一掌來自于一個三歲幼兒,或許并為造成疼痛的感覺,甚至成人會被孩子滑稽的樣子逗的哈哈大笑,但是這一行為背后的動機卻是因為欲望無法得到滿足而去打爸爸,具有損害他人的動機,因此這種行為我們也應當將其定位于攻擊行為。而在幼兒園中小明和小紅一起玩壘積木的游戲,小明不小心將積木弄倒,砸到了小紅,這屬于無意為之,并不屬于攻擊性行為,而小明若是為了達到傷害小紅的目的而去推倒積木,這便是有意而為之,屬于攻擊性行為。值得一提的是,語言暴力同樣也屬于攻擊性行為。但是同樣我們需要指出的是,攻擊性行為是指外部可觀察到的顯性行為與語言,在心中咒罵詛咒侮辱某個人僅僅具有傷害他人的動機,而并為做出實質性的傷害行為,因此這種情況并不能構成攻擊性行為。

      (二)攻擊性行為與人類的歷史關系

        1991年的一個冬天,一對來自于德國的夫婦在阿爾卑斯山內登山探險,在一個山谷里發現了一局尸體,這具尸體扭曲、赤裸的躺在冰天雪地里。這對夫婦立刻報警,起初警方只是認為是一起登山的意外,然而送與法醫檢測時,卻有了個驚人的發現,這或許會是一個經歷了千年的無價之寶,人們將這個木乃伊命名為奧茲。

        在對奧茲進行x光檢測時,人們驚訝的發現他的身體里有一只箭頭,正是這只箭頭從奧茲的后背射入,將他的大動脈撕開了一個口子,進而引發心臟病與失血過多而死亡。而通過同位素檢測發現,冰人奧茲已經距今5300年歷史了,他或許是人類有記載以來第一位死于謀殺案的人。

        這給我們對于人類攻擊性行為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案例,在5300年之前的人類,就已經學習了用計謀去攻擊同類,盡管出于什么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事實上我們去觀察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我們會發現,攻擊性行為幾乎是存在于任何一個生物的種群中的,例如獅子的種群中,獅王為了自己的地位會去殺死新生的小獅子,海鷗為了爭奪領地而與同伴爭斗,在動物界中,同種動物之間常常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地而發生相互攻擊性的行為。正如第一節中的本能論所言,我們的祖先從草原的猿猴進化成為現代人的過程中,攻擊性行為實際上是蘊含在我們的本能中,而相比較動物的攻擊性行為,人類的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則更為復雜,不過筆者認為,對比動物的同類之間攻擊性行為原因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雖然我們不會為了食物去爭搶,為了爭奪領地而打斗,

      但我們的攻擊性行為追究到最根本的原因,事實上與動物的同類攻擊行為是一致的,那就是“將處境轉化為對自己有利“。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攻擊性行為是存在于我們的本能中。在幼兒階段,由于社會化程度較淺,個體的很多需求,思維與行為還來自于本能階段,因此出現攻擊性行為在所難免。那么教師與家長遇到兒童攻擊性行為時,應當首先將其看作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驚慌,不必憤怒,更不可打罵。要做的是對兒童進行正確的引導與指引,將攻擊性行為逐漸淡化。

      (三)普通心理學下攻擊行為形成的原因

        目前心理學界對于攻擊行為的成因解釋有很多種,而筆者進行歸納后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本能論,二是后天習得論。現分述如下:

       

      1.本能論

      (1)宣泄論

        宣泄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對于人類的攻擊性行為他提出侵犯行為本能論。侵犯行為本能論認為侵犯行為是出自于人的本能,侵犯行為通過遺傳而非學習得來。弗洛伊德在1923年出版了一本名為《自我與本能》的書,書中提出人的本能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本能,一種是死本能。書中指出“對于死亡的本能,人們的處理會有兩種途徑:1、無休止的自我折磨 2、以攻擊的形式宣泄給外部世界。”弗洛伊德在1930年他的另一本書《文明及其不滿》⑤中關于侵犯行為又一次提出“侵犯的傾向是人的天生的,獨立的,本能的傾向。”總結來說,弗洛伊德認為侵犯行為就像人擁有性本能,飲食本能以及防御本能一樣,人類一樣擁有侵犯本能。甚至弗洛伊德推測人身上有一種容納通過遺傳獲得的侵犯能量的儲存器,儲存器里儲存的侵犯行為能力遲早都要釋放出來,關于這種現象他稱之為“宣泄”(catharsis),若無法得到宣泄那么人就會產生壓力,進而導致疾病。假如能量宣泄是指向人自身內部,那么人們會因此折磨自己,摧殘自己,甚至極端的會自殺。若宣泄能量指向外部那么則就會表現出例如故意去傷害別人等攻擊性行為。弗洛伊德指出,在嬰幼兒期即可觀察到侵犯能量的表現,例如兒童互相之間會有打架,咬人等攻擊性行為。他認為通過改變外部環境來消除攻擊性行為就好比通過改變孕婦衣服尺寸來達到墮胎的目的。無論外部的任何環境與條件的改變對于這種積存于人體中原始能量的釋放都是無法阻擋的,遲早有一天還是會釋放出來。

        弗洛伊德的理論將人類的侵犯行為歸咎于天生的、內部的能量宣泄的觀點并未獲得事實材料的證明,也無法通過科學的手段去證明,這是一種主觀臆斷,并為得到心理學界的認可。

      (2)本能觀

        本能觀由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康羅.勞倫茲提出,勞倫茲在他的諾貝爾獲獎作品《論侵犯》一書中提出了他對于動物之間攻擊性行為的研究。在《論侵犯》中,他與弗洛伊德提出了類似假設,他認為個體對于侵犯行為的動力來自于個體本身,并不需要接受外部刺激。而這種侵犯行為的內驅力會隨著時間慢慢增長。當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通過適當的刺激,例如爭斗來釋放。若不釋放的話個體就會去攻擊一個不適當的刺激物。勞倫茲做過許多關于攻擊性的動物實驗,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馬來猴的攻擊性實驗。馬來猴是一種攻擊性較強的不熱帶雨林生物。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下,馬來猴不會攻擊其他種類的。雄性以及自己物種的雌性,只會攻擊自己種類的雄性。然而當他把馬來猴與其他種類的同性以及自己種類的雌性放在一個籠子里時,然后發現雄性馬來猴首先開始攻擊在自然環境下不攻擊的其他種類的雄猴,假如將其他種類的雄猴拿走,那么雄性馬來猴便會開始攻擊甚至殺死雌性馬來猴。于是勞倫茲提出,侵犯性行為是動物的內在個體需要。正是因為這種需要的不斷增長導致雄性馬來猴去攻擊自然條件下并不是攻擊對象的猴子,所以動物的攻擊行為是本能且不可避免的。

        依據此實驗,勞倫茲推測人類的攻擊行為其實也是出自于本能,因為在侵犯行為中并不能感覺到經驗與學習,人類是有理性的,而侵犯行為是非理性的,促使一個理性生物做出非理性行為,那么背后一定有一種極其強大的因素抑制了理性。⑥而這個因素,就是本能的侵犯行為。

        勞倫茲的觀點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僅僅依據單純的動物實驗來推測人類的侵犯性行為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沒有任何的證據可以證明人類具有勞倫茲所說的侵犯本能。著名社會生物學家威爾遜對于勞倫茲的本能論批評道:“不能將人類描繪成嗜殺成性的動物,這并不科學。盡管攻擊性具有明顯的遺傳性,但并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人類擁有普遍統一的侵犯本能。⑦

      2.習得論

      (1)“挫折——侵犯” 論

        在1939年,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與人類學家多拉徳、米勒、西爾斯等五人共同在合著的書《挫折與侵犯》中首次提出“挫折——侵犯”的假說。這個觀點認為,人類的侵犯行為是因為挫折而引起。書中關于挫折與侵犯的關系指出“侵犯永遠是挫折的一種后果”。這句話有兩層含義,首先在侵犯行為發生之前必定會有挫折作為前提,其次挫折必然會導致不同形式的侵犯行為。

        為了支持這一假說,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將一群幼兒分為a組與b組,并將他們帶到一間有著許多誘人玩具的房間前。A組幼兒被允許可以進入房間玩玩玩具,而b組幼兒卻被禁止進入房間玩玩具,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站在房間外看a組玩玩具,在觀看a組玩玩具時,b組幼兒表現出明顯的挫折反應:疑慮,焦躁,煩悶,不安,憤怒。而在b組被允許進入房間玩玩具時,b組的幼兒表現出了明顯的攻擊與破壞性行為,例如將玩具扔在墻上,扔在地上踩等,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組幼兒平靜的在玩玩具。這個實驗表明的確挫折引起了攻擊行為。

        但是,這種講挫折與侵犯之間關系過于絕對化與簡單化很快遭到了質疑。人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舉出別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攻擊性行為的例子,例如挑唆、恐嚇、威脅、唆使等都有可能會引起攻擊性行為。因此這種觀點很快就暴露了其不足之處。

      (2)線索喚起理論

        線索喚起理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家伯科威茲提出的。他是在“挫折——侵犯”的基礎上,為了彌補這種假說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種理論。伯科威茲認為,挫折所引起的僅僅只是侵一種侵犯行為的準備狀態而已,這種準備狀態同樣也可以由之前的侵犯行為習慣引起。而由挫折或者侵犯習慣引起的準備狀態是一種無方向,未分化的情緒喚起。這種情緒喚起狀態需要由外界刺激所提供的線索進而演化為侵犯行為。因為這種理論強調環境線索刺激對于侵犯行為的引起的作用,所以他的理論被稱之為“線索喚起理論”。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伯科威茲做了許多實驗,其中最著名的實驗是這樣的:將被試者分為a 、b兩組,并且同時讓a、b兩組的人完成不同的任務。通過人為控制將讓a組的人順利完成任務,而b組的人則屢屢失敗,在這里其實b組的人已經具備了挫折的內部準備狀態;接著,準備兩段不同的影片給a、b兩組每組的一半觀看。其中a組的一半與b組的一半的人觀看的影片是一段中性的影片,而ab兩組剩下的人觀看的則是一段充滿了暴力武打的影片,影片長度一致。在觀看影片結束后,試驗者要求所有的參與試驗者分為甲乙兩組,甲組出題考驗乙組,而試驗者允許甲組在乙組答題犯錯時采取一點“懲罰措施”,那就是電擊。當然出于人道主義,其實并未真正通電。試驗者記錄了甲組使用電流的強度與時間長度,發現在一開始做任務失敗,觀看武打電影的人對答題錯誤的人實施電擊次數最多,電流最強,持續時間最長。也就是表現出了更強的侵犯性。而有趣的是,順利完成任務與具有挫折準備狀態而一同觀看中性影片的人以及順利完成任務并觀看武打電影的人在電流強度上卻沒有什么區別。這個實驗說明了具有外界刺激線索而沒有內部挫折準備狀態不會產生產生攻擊行為,同樣,具有內部準備狀態而外界刺激不同對于侵犯行為的強度也不同。

        伯科威茲并不認為攻擊行為是人類的本能,也否認了人類具有發泄攻擊能量的需要,他認為引起攻擊性行為的過程中外界刺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伯科威茲認為,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一點區別在于學習在人類的侵犯行為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對于人類來說,侵犯性是由先天性與后天學習相互作用的一種極其復雜的函數。顯然,伯科威茲的“線索喚起”理論要比“挫折——侵犯”理論更為貼合的去解釋人類的攻擊行為,他的理論觀點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3)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包括攻擊行為在內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學習得來,都是個體通過與外界環境的相互影響,通過模仿、觀察他人的行為從而獲得。

        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其中最有名的是“寶寶玩偶”的試驗。首先班杜拉將被實驗的幼兒分為a、b兩組。事先對兩組孩子的自有攻擊性進行了檢測,接著,將兩組孩子分別放在兩個房間里。兩個房間里擺著相同的娃娃,其中a組會觀看成人對娃娃的暴力行為,包括撕咬,猛踹等,而b組則會觀看成人對待娃娃的中性行為,即安靜對待。接著讓兩組幼兒開始玩娃娃。觀察20分鐘,結果記錄數據顯示,a組幼兒,無論男孩女孩,對玩具娃娃均采取了打罵、摔打、腳踢等行為。無論何種攻擊方式都遠遠超過了b組。這表明了兒童在觀看成人 的行為時其實就已經在學習了,將來在某個情景中會表現出習得的行為。班杜拉同時發現,如果受到懲罰,兒童的攻擊行為就會顯著下降。班杜拉認為,兒童不僅會模仿成人的行為,而且還會發明創造新的攻擊行為。在媒體的日漸發達的情況下,兒童會模仿電視、電影中的暴力行為,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發明新的行為方式。

        班杜拉的理論強調認識過程的重要性,他認為個體所表現出的行為是個體與外界相互作用的結果,他的觀點相比較本能說以及行為主義關于攻擊行為的學說更為深刻與精確。

        由此可見,攻擊行為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至今心理學界也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答案,未來研究還會繼續。筆者認為這種研究時很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減少攻擊性行為,更對我們研究學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提供了寶貴可靠的理論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