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三億論文網 > 免費資料 > 任務書 > > | 實習報告 | 開題報告 | 寫作技巧 | 任務書 | 謝詞致謝 | 答辯資料 | 調查問卷 | 參考文獻 | 免費論文

      中韓初中德育課程論文任務書課題研究目的

      更新時間:2018-02-05來源:www.628tf.com 責任編輯:三億論文網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一)背景:

        近幾年,隨著韓流的迅速蔓延,韓劇、韓服、韓語、韓食等紛紛涌入中國,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到韓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力是不容小覷的。韓國——作為一個人數不多,國土不大的半島國家,它也像中國一樣有過飽受侵略的歷史,但近現代以來其經濟卻發卻如此之快,如今已成功躋身于世界發達國家之列,韓國經濟發展何以如此之快?這和他的國民的愛國熱情是分不開的,在韓國經濟遭受亞洲金融風暴的沖擊之時,韓國國民紛紛地拿出自己或祖傳、或珍藏,或作為愛情婚姻信物的金器金飾等物幫助國家還債,幫助國家度過難關。而韓國國民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韓國的道德教育是分不開的。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面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多種挑戰,國家要在挑戰中存活與發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更離不開國民的努力與支持,因此,需要對之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敢于承擔責任、敢于為國奉獻的公民。在這方面,我們就需要向擁有豐富的成功經驗的韓國學習,促進、加強中韓在德育教育的比較研究和交流的發展。

        韓國政府非常注重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他們把教育同國家命運相聯系,認為建設一個物質和精神相互和諧的合理社會,教育的力量是絕對重要的。韓國政府把德、智、體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三大指標,德育是第一位的,而德育是民族的德育。 韓國曾進行過七次德育課程改革以及多次教育課程修訂,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他們對德育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途徑以及評價方法等都適時地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和完善,促進了韓國的德育課程不斷向前發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種成效主要體現在韓國民眾的行為舉止和社會風氣上,不管是通過韓劇還是接觸到的韓國留學生,都不難看到他們注重禮儀,注重道德一面。

        此外,我個人對韓國文化比較感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一本書、某一事物或是某一項研究感興趣,就會不遺余力、全身心地投入,就算會面臨失敗。興趣是最好的催化劑,它使人樂此不疲,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綜上,本畢業設計以中韓兩國初中德育課程為對象進行比較研究,旨在借鑒韓國德育的成功之處,為我國德育課程改革提供一條新的思路、找到一條新途徑。

       

      (二)意義

        1.完善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內容。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比較世界各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為研究對象,著力揭示當代世界各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與特殊規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關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趨勢的一門教育學科。比較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學科而興起不過短短幾十年時間,還是一門較年輕的學科,故其內容尚不能像其他學科一樣豐富,理論體系也尚待完善,發展空間巨大。欲促進該學科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需要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比較,互相借鑒,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促進共同的發展和進步。

       2.豐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視角和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實踐活動,然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卻體現出明顯的本土性的特征,它們各自有自己的新穎之處和優勢。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不宜局限于一國,要放眼世界、博采眾長,用開放的、發展的、動態的眼光,學習并引進外國優秀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研究,以豐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拓寬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視野。

      3.豐富我國初中德育課程的認識視角。通過對中韓兩國政治教育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式、課程評價方式等進行分析比較,深入了解韓國的道德教育,總結出韓國在該領域的成功經驗和我國的不足,有利于我們在繼承和發揚自身優點和長處的基礎上,吸收借鑒韓國的成功之處為我所用,以豐富我國德育教育的視角。

          4.提升我國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中國和韓國在初中德育方面雖各有成功之處,但同時也都存在一些問題。而堅持固步自封的態度,會使我們陷入認識的盲區,找不到引起問題的根源,也就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通過對中韓初中品德課程的比較分析,吸收借鑒韓國授課方式中注重社會實踐的優秀經驗,建立符合我國德育發展實際和發展現況的社會實踐考察基地;評價方式中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對道德信念的評估、注重對道德思考能力的評估給予我國以啟示——采取多樣化的評估方法等來提升我國德育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