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和意義: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占到全國企業總數約為98%,這一龐大的比例奠定了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重要增長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這一企業形式的出現上市經濟發展到一企業以其龐大的定程度時,多樣化和分散化的內在要求。中小數量優勢,觸及了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行業覆蓋面非常廣泛,對于推動國民經濟的發揮在那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2. 中小企業極大緩解就業壓力,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良好的就業可以極大減緩社會閑散人員,無事生非的不安份子大大減少,從而利于國家安定。中小企業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涉及面廣、經營性靈活、投資量少、開業速度快、對員工技術要求低,并且多為勞動密集產業。這就使得中小企業有大量吸收勞動力的潛能,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我國中小企業吸收了國有企業和農村的剩余勞動力,為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 3. 中小企業極大促進了技術創新,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推動力量。現如今,我國傳統中小企業多處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且資本投入也相對較大,目前呈現出技術和知識含量顯著增加的變化勢頭。激烈的競爭促使中小企業企業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日漸成為國際技術進步的重要載體。在我國,中小企業愈來愈多加入高新技術行業,并且呈現出創新意識強、創新動作快的特點,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沖鋒力量。 4. 中小企業可以更好地針對地方特色,與地方經濟的發展關系緊密,對地方資源了解更充分、利用更方便。大型企業龐大的生產規模決定了其集中管理難以獲得高效率,必須采用分層管理,能夠對大宗資源加以有效合理利用。但是我國幅員遼闊,而且各地發展不平衡。 5. 中小企業極大促進了市場活躍。中小企業從事的行業決定了其經營靈活、貼近市場的特點。對于突發性市場變化,大型企業車大難剎,中小型企業卻船小易回頭。并且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活力因素,打破了大型企業的壟斷,推動了市場競爭機制。 但是,與中小企業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相比,其得到的支持遠遠不夠。中小企業數量占到全國企業總數超過98%,但其貸款數額占貸款總數的比例不到20%。據統計的商業銀行數據顯示,銀行貸款超過70%給了國有大中型企業。融資難是中小企業順利發展的制約因素。中小企業有自身的劣勢:規模小、生產中有諸多不確定因素、財務制度不完善、高素質人才缺乏等。這些因素導致了中小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難度巨大。 在我國,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中小企業自身,金融機構,政府的多重配合協作。鑒于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舉足輕重。結合實際經濟形勢分析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和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課題研究現狀: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企業融資管理的理論研究相對比較晚,初始涉及這一課題是上世紀50年代,但是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起步更晚,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主要源于對這一課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目前,國內學者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三個方面: 1. 國內對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成因研究 中小企業自身缺陷角度研究。歐陽海泉在(2000)中從中小企業自身缺陷分析其融資難的成因:企業員工素質較低、產品科技含量低、財務制度不規范、資信不足導致其難以獲得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等。李楊、楊思群(2001)指出,中小企業資信等級差,倒閉率高,且存在貸款抵押擔保缺乏的問題。王錚、吳斌(2004)提出要建立信用體系、建立職業經理人和信息化管理,合理分配剩余價值,注意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均衡及相互制約。康晶(2007)分理分配剩余價值,注意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均衡及相互制約。康晶(2007)分析得出影響成長型中小企業融資自身因素有:企業自身組織、治理結構、企業管理能力、市場拓展能力、財務資源等。 信息不對稱方面的研究。徐洪水(2001)提出,金融壓抑是造成金融缺陷的根本原因。實際利率沒能滿足實際資金供求,于是出現了資金有效供給不足而需求過度的局面。而信息不對稱使得銀行資金供給進一步較少,金融缺口變得更大。王召(2003)研究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問題時,將信息經濟作為其探討的切入點,他指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 2. 國內對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研究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研究還不成熟,多從國外借鑒。張維迎(1995)指出,融資結構受融資方式選擇的影響,從而進一步通過影響企業的治理結構而最終影響企業的市場價值。佟光霽(2001)研究中小企業最佳資本結構決策,通過理論分析我們可以從諸多選擇中找到一個最優選擇,這時有負債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他研究得出等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合理的資本結構決策行為應是:企業應該保持一定的債務比例,因為摘取融資可以獲得一些利息免稅的利益。但是當破產成本和代理成本存在時,債務融資不能超過一定的點否則會抵消避稅利益。 3. 國內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對策的研究 李揚、楊思群(2001)提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如果銀行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小企業的信息,就可以提高其對中小企業放貸的信心。而地方性的中小銀行對獲取當地中小企業的真實經營信息有著明顯的優勢,所以,大力發展地方性中小銀行是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的合理途徑之一。王蒙、朱春山(2008)指出要協助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合理引導資源有效配置,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完善,總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要考=靠市場機制。徐利民(2009)指出中小企業要加大力度健全自己的管理機構,制定融資決策時要有合理的資金數量和資金結構配比,資金使用要講求效益,要注重融資信譽,拓寬融資渠道。劉立麗(2009)指出中小企業要強化誠信意識,放長企業發張眼光,講求信貸信譽,努力開辟融資渠道,才能順利融資實現企業發展。
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綜述 資金缺口制約著中小企業發展這一問題20世紀20年代末被英國政府最先認識到。金融大危機后,提出的著名的“麥克米倫缺口”即中小企業的資金供不應求。“麥克米倫缺口”的概念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眾學者對此紛紛表示肯定或質疑,繼而引發了學者們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的熱潮。 Hartis和Hart(1998)提出了金融契約論。考察了企業負債股權比、經理控制和投票權以及兼并的聯合關系。Aghion和Bolton(1992)通過不完全契約的兩期間模型Fenix了企業家和股權投資者之間控制權分配的重要性。 Stiglitz和Weiss(1981)證明了產生信貸配給的重要原因就是信貸市場信息不對稱。他們指出資金供不應求是信貸市場的普遍現象。銀行出于規避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考慮、減小放貸風險而拒絕為中小企業放貸。 Boot和Thakor(1994)提出一個好的信貸合同,借款者最先提供抵押物支付較高信息,項目完成后對無擔保貸款支付低利息。沒有足夠抵押物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是難度較大,需要支付更高的貸款利息,這樣使得融資成本會加大受到限制。 課題研究主要內容、實施方案及創新點: 主要內容: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 簡述具體的幾類融資方式 (二)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分析總結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的困難之處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原因分析 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原因分析
二.互聯網融資新模式及優勢 (一)互聯網融資模式的種類 介紹幾種主要的互聯網融資模式 (二)互聯網融資模式的優勢 (1)大數據優勢 大數據能夠解決傳統融資方式存在的缺點:信息不對稱問題 (2)成本優勢 中小企業貸款具有數量小、次數多的特點,傳統的銀行貸款因其特點會造成成本過高,而互聯網具有相應的優勢可以節約成本
三、互聯網金融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一)信息不對稱問題 互聯網具有的大數據優勢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優勢 (二)信貸配給問題 通過相應的互聯網平臺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三) 直接融資市場欠發達問題的解決 互聯網金融本身提供了多種形式的直接融資 (四) 傳統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足問題的解決 (五) 中小企業擔保問題的解決
四.互聯網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應用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 (二)互聯網金融的信息科技風險問題 (三)經營模式推廣問題
五.對我國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的建議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體系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征信體系 (三)加強風險控制
實施方案 1.收集資料 2.整理資料 3.結合自己的思路和資料,編寫初稿 4.不斷改進初稿,并補充內容 5.請指導老師指導錯誤和不足之處,不斷改進 6.再次排好版式,形成定稿
創新點 本論文的創新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搜集大量數據,挖掘重要信息 2.從互聯網金融的角度分析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