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蘇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我們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在今天,談論姓資姓社的問題或許是不太重要,但蘇聯的教訓是慘痛的,是刻骨的,它留給我們的啟示是值得深思的。從意識形態來說,我總結了四點: 1.意識形態永遠都是有層次性的 一個社會是由不同的群體和階層構成的,處于不同身份的人未必就會有相同的看法和信仰。一個普通民眾想的可能簡單到只是吃飽飯,穿的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已。而一個政府官員想的可能是如何去實現和保障人民與國家的利益,我們很難要求的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同樣的信仰與追求,但對于一個政黨來說,統一的意識形態卻是絕對必要的。蘇聯的解體,并不是蘇聯人民拋棄了它,而是蘇共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所以對于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我們不是去要求每一個人都扛起某一面同樣的旗子,而是一少部分人扛起某一面旗子并讓大多數人自愿地跟隨。www.628tf.com那么這少部分人和大部分人的意識形態就不會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一個政黨的意識形態和普通的一個社會群體的意識形態是處于不同層次的,我們很難要求兩者或是多者完全的統一,所以對于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的層次性,我們必須要有清醒和深刻的認識,既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來抓。 2.意識形態必須是有主體性的 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都有它的主流價值觀,我們先不論這個主流價值觀本身的科學正確與否,在這里我強調的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必須要有一個主體性。如前文所言,一個社會可以有不同的聲音,但權威卻總是必要的。任何一個社會永遠不會容忍有兩個差不多地位的意識形態的存在,除非這個社會本身就是動亂的。我們強調了意識形態的層次性,但并不是說不同層次的意識形態就是地位一樣和毫無關系的。一個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思考的是如何建設國家和保障大多數人民的利益,而一個群體的意識形態可能更多的局限于自身利益的訴求,顯然對于國家來講,前者的意義要高于后者。所以我強調的意識形態的主體性,更多的是側重于那少部分扛起旗子的人。人們可以根據選擇來換不同的旗子,但旗幟本身是要絕對存在的。 3.意識形態要永遠跟隨時代的腳步 蘇聯后期意識形態混亂主要的原因就是沒能及時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創新,以致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盛行,整個意識形態領域失去了活力。還記得文革結束后不久,在我國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的時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已為人們所共識。理論只有作用于實踐,才能體現其價值,而實踐反過來又會促進理論的發展。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只啃著老一輩革命家所留下的財富,躺在以往的成就上睡大覺,那只會讓我們墮落和腐化。另外真理是沒有絕對性的,它只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相對科學。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人們的認識也是會不斷變化發展的,意識形態也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避免被淘汰進歷史的垃圾箱。
4.一個政黨的質量遠比數量要重要 一個政黨的強大,遠不是一個數字就能簡單代表的。蘇聯解體前,總共有2.8億人口,有將近2000萬黨員,其比例達到了7﹪。但結果呢,蘇共的亡黨不過是片刻之間。列寧曾經對蘇共黨員進行過大規模縮減,從70多萬縮減到40多萬,因為這位偉大的革命領袖明白,黨員的質量遠比數量要重要的多。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全國不過50多名黨員,當年紅軍長征結束時,總共不過3萬人,但卻最終領導領導中國人民打敗日本法西斯,推翻國民黨,建立了新中國。而今,中國共產黨有8600多萬黨員,占人口比例達6﹪,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我們要時刻牢記的是,只有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武裝思想的政黨才能是一個強大的政黨,決不能用數量來代替質量,蘇共的教訓是慘痛的,我們要堅決避免歷史的錯誤。 當然,蘇聯留給我們的遠不止這些,它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更多的思考與探討仍需要進一步的深入。 |